近一年來,索尼、松下、夏普、日立、東芝,這些赫赫有名的“日本制造”巨頭,近期屢遭“寒流”,而中國彩電品牌在全球市場占有率已上升至20%多,TCL、海信、創維更是擠入全球銷量前十排行榜,日前更有消息稱中國平板電視品牌將有機會躋身世界三強,但是我們并不能盲目樂觀,眼下雖然風平浪靜但誰都不能推測將來的事情,所以投影時代網在在這里提醒我們廣大的廠商,不要有絲毫懈怠,居安思危才是長久之道。廢話不多,我們來看一下上周有哪些值得關注的事情呢。
日企衰敗 中韓或重塑彩電市場格局
在日企深陷泥潭不可自拔的時候,韓系家電企業越來越勤奮,中國家電企業也在努力往前邁進,就目前情況來看,韓企憑借自身優勢和營銷手段,已經成功跨越日企成為目前家電市場中的領銜者。未來家電市場可能出現韓系、日系和中系三國鼎立的情況,彩電市場的格局也將會隨之改變。
近幾年來,日系家電固步自封,過度保護企業技術,忽略了市場需求,加上全球經濟和自然災害等影響,故而一步步走向衰敗;韓系家電在不斷的成長中積極創新,注重技術發展,在營銷手段上也別具一格,故而省去了不少麻煩,而且在家電行業中也越走越遠。作為后起之秀的中國家電企業,在看準形式之后,以消費者為中心進行科技研發,不僅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也在家電市場中逐漸嶄露頭角,成為最有潛力的一顆新星。
中國彩電品牌在全球崛起之勢,是意料之中。有媒體曾分析,目前康佳、長虹、海信、TCL、創維、海爾等國產品牌的市場份額總和已經占去國內市場的半數以上,外資份額中三星、LG等韓資品牌牢牢占據優勢地位,而索尼、松下和夏普等日系彩電在華銷售優勢不再。但我國彩電業存在嚴重的產品同質化情況和中國電視機品牌在海外知名度不高,再加上“中國產品廉價”形象,所以我國彩電企業目前還很難進入高端市場。在韓企獨大,日企衰敗,我國家電企業跟進這樣的大環境下,中韓企業或將重塑彩電市場格局。
2000年之前,日本電視機叱咤風云。而從2000年后期開始,韓國企業便開始了奮力追趕,所以,它的成功并不是偶然。如今,在韓系電子企業的影響下,日系電子在半導體、相機、手機、電腦和平板電視方面的影響力大不如前。僅有東芝的閃存業務能在單一部件和產品方面與三星相抗衡,但就兼顧部件和產品兩方面上,日本的電子廠商與三星的差距也在逐漸的拉大。
我國本土家電企業雖然進步不明顯,但是也在奮勇前進。近期大家討論的最多的話題就是智能電視,智能化也是全球家電未來發展的一大趨勢。關于智能電視,就連IT企業也想通過它獲得新的改變。我國家電廠商在智能電視方面入門較早,不僅注重開發智能電視的軟件,也兼顧平臺和電視本身的基本素質建設,在畫質和音質方面有明顯提升。
相較于日韓和IT企業,我國彩電企業僅在價格和消費需求等方面占有優勢,在液晶面板技術方面還有待提升,沒有日韓企業那樣成熟。雖然本土家電企業和韓企都在前進,但是IT企業也在虎視眈眈,我國家電企業想要從中獲益就得付出更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