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普投資10代線的目標很明確,繼續保持市場上的領先。但是這一目標卻并沒有輕松的實現。
不可否認,在設備的規模、規格和成品技術方面,十代線的確創造了液晶面板制造史上的一個奇跡。充分體現了夏普技術、技藝的高超。但僅以其成型的最終產品看,從32寸到80寸的主要切割尺寸并沒有超出8代線的范疇——雖然10代線能夠切割更大的尺寸,但是那些一百英寸以上的產品,似乎并沒有海量性的銷路。
而從成品的其他技術指標而言,十代線的優勢僅僅在于“效率更高而已”。就顯示性能,可采用的新技術等并無其他勝出的方面。而一旦不同世代線都達到9成以上的成品率,9成左右的玻璃基板利用率,6-8代線,在主流的從電腦顯示器到TV面板規格的組織上更具靈活性。
在液晶電視產品興起的早期,優先投產高世代線面板擁有無法比擬的優勢。例如5代線只能切割一塊46寸面板,且不夠經濟;如果企業要進入40到50英寸的彩電市場,就必須擁有6代線以上的面板線。而生產要成規模有經濟性可言,則需要7.5代線左右的工廠。平板電視的主流銷售尺寸集中在32、42和50英寸,這也就決定了最終彩電面板企業必須擁有一定規模的7代和8代面板線,才能滿足市場需要。
但是,如果繼續向上發展十代線,則需要彩電市場對60寸以上級別電視機的需求量不斷增加。2011年,夏普雖然巨虧,但是在全球60寸以上市場依然擁有4成的份額——這就是十代線的最終優勢。但是,無奈的是60寸以上市場在家庭用戶中微乎其微,而想象中的商用市場不僅發展慢于家用市場,而且更是遭受到了自08年以來的金融危機的持續打擊。
在此背景下,業界大量發展8代線液晶面板線的時候,液晶彩電市場的主流需求就已經得到了很好滿足。這一階段,液晶面板市場毛利率更是從此大幅下降:從6代線時期的四成,跌倒夏普十代線投產的2010年的一成——2011年則降為負值。
技術優勢的價值取決于市場。夏普十代線的優勢與市場發展和需求的錯位(雖然擁有很大暫時性的成分),造成了最終的產品無法實現“獨步世界”的愿望。可以說,市場需求對夏普十代線至少是暫時性的投了否決票。雖然,人們還是看好未來商用領域對60寸以上液晶面板的需求,但是這種愿景依然遙遠,同時現在大規模出現的8.5代線,也能很好滿足這一領域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