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索尼之數碼和新興產品
除了TV和手機,索尼的家庭娛樂和個人消費電子還有DV、單反、錄像機、BD系列產品、音響、游戲主機、筆記本電腦等眾多門類的產品。
其中,BD、游戲主機、錄像機、DV是索尼強勢的產品線。但是,這些產品線并非沒有危機。例如,BD藍光影碟面臨網絡發行和半導體存儲的挑戰;游戲主機面臨PC硬件性能過剩時代的挑戰;錄像機則面臨網絡點播等新興內容獲取方式的挑戰;DV則必須面對手機、平板電腦等產品集成攝像功能的進步。
索尼這些產品線面臨的問題不是簡單的原有行業內的挑戰,而是跨行業的競爭。跨行業的力量主要來與半導體、智能設備、網絡等領域。這些領域都是今天的朝陽產業。在這些領域的挑戰者,包括微軟、谷歌、三星、蘋果等眾多巨頭。家庭娛樂信息化的發展,正在成為索尼必須改變自己的關鍵外部力量。
而在另一些不面臨行業外因素挑戰的產品線,例如單反相機(包括微單、單電等類型產品)、家庭音響等產品線上,索尼面臨的行業內競爭壓力也并不小。單反相機的世界巨頭是佳能和尼康,而這依靠用戶群手中的龐大的鏡頭“庫存”,牢牢占據單反等專業攝影市場的頂點位置。這一市場,索尼也曾經有過很多產品推出,但是效果不佳:A200這類產品,還被譽為史上“性能最垃圾”的專業相機。家庭影響則是TV的附屬性產品,索尼在TV行業的區核心化,市場份額下降,會直接轉化成索尼家用音響產品銷量下滑的內部力量。
最重要的一點是,以上提到的索尼家庭娛樂的、除手機和TV外的其他產品線,都不能獨自支撐起索尼的消費電子帝國大廈。這些產品單一來看,體積都不夠巨大。個別產業還面臨未來可能萎縮的預期。
因此,索尼的進化和轉型不得不在TV和手機上大做文章。雖然其DC和DV產品依然全球領先,PSP和PS3深受消費者喜愛,BD藍光更是次世代光存儲的唯一方案……但是這種領先優勢,是不是會像索尼在上世紀末彩電市場的優勢一樣,隨著技術的進步,尤其是信息智能設備的興起而消失還是未知數。
或許,索尼在影像感光器件,CCD/Cmos產品上的優勢可以使其成為全球最著名的關鍵零組件企業,但是如果未來的索尼的優勢產品僅限于此,索尼也會因此失去消費電子巨頭的稱號。所以,索尼必須要有所突破。
消息表明,索尼正在積極拓展新興業務。
索尼在光傳感器、信號處理、光學透鏡以及顯示設備領域擁有大量的技術積累,這些經驗可以應用到胃鏡、X射線診斷設備和超聲波儀器等設備領域。將醫療領域作為未來的核心業務從而開發出新的產品,已經成為索尼的重要未來戰略。目前,索尼正在和全球最大的內窺鏡巨頭之一,奧林巴斯商討合作、入股等事宜。
但是,遠水不解近渴。醫療業務的成功可能,就如同專業級相機的盈利一樣,對于索尼目前龐大身軀的轉型“幫助有限”。一個在TV、手機、DC這類核心業務上不能持續領先和增長的索尼,即便成功扭虧,也將不是昔日那個稱霸世界的電子巨頭。
總結:
巨虧陰霾下的索尼,病的不輕。如果僅是看到索尼自己的產品線,和現有的業績,也許對索尼的未來還會持有樂觀的態度。但是,如果看到更多的外面的世界,競爭對手:三星、蘋果、聯想、谷歌、佳能;看到更多的領域:智能設備、超級PC、網絡信息世界、半導體產業的方興未艾;看到索尼轉身之下的種種無奈:裁員、消減成本、進入低價格競爭市場,以及2012年不斷下調的銷售預期……又有多少人不為索尼捏一把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