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視S50產品一經發布,就有很多人在評論:小米電視這下子可慘了!
9月5日發布的小米電視采用高通驍龍四核1.7GHz處理器,2GB內存,LG屏或者三星屏,47寸售價2999元。“跟樂視50寸總售價2989元的S50相比,小米電視屏幕更小,價格更貴,已經毫無優勢可言”——新浪科技如此評論。
實際上,小米的處境之悲慘還不止于此:樂視S50對小米的競爭,還體現在小米產品并沒有完成事實上的銷售,現在還只是一些預訂訂單上;樂視和小米的銷售目標群也高端重合;樂視此舉打破了小米定位的“成本價發布者”的傳統形象,影響了小米深層品牌信任度和內涵的積累;樂視S50和此前的X60、S40一起構成了對小米產品線的包圍和直接進攻……
但是,小米的“悲慘”只是“事實”的一小部分!
樂視和小米同為彩電業新軍。甚至小米的銷量紀錄還在“零”的水平——和這樣的競爭者搶市場,恐怕搶不到飯碗,還會把自己累的不行。如果樂視想成長,成為一家真正的電視企業,樂視的目標就必須是“傳統彩電六強”:海信、海爾、創維、康佳、TCL和長虹,而不能是小米。如果說小米因為S50而受傷,那也只是流彈的誤傷而已。
如果以傳統彩電六強為目標,則可以發現樂視S50,更像是小米的幫兇。
小米和樂視的彩電產品主打賣點無外乎三個:高配置、低價格和互聯網概念。但是,二者在彩電圈的渠道和品牌影響力決定了他們一直在主流消費者的視野之外。所以,樂視和小米現在首要的任務不是銷量,而是品牌進入“主流消費人群”的視野!如何實現這點呢?價格戰,無底線式的價格戰,這是最好的手段!
十一黃金周之前,小米用47寸高端3D智能電視2999元的價格,打破人人們對傳統電視企業定價權的認知;十一之后,樂視用S50繼續給“傳統彩電業上眼藥”,繼續挑逗消費市場已經漸漸平息的“彩電價格討論會”。二者承前啟后,先輔相成,實現的第一個效果就是,增強了樂視和小米在彩電市場的影響力。從這一點,以及從樂視S50的新聞報道之中,小米始終如影隨形的事實來看,小米電視從S50中的受益也不少。
在樂視和小米之前,彩電市場的價格戰都是由海信、海爾、創維、康佳、TCL和長虹六大巨頭之一挑起的。但是,這次互聯網彩電陣營正在逼迫傳統彩電企業在價格戰上接招。小米和樂視的超低價電視,絕對不會止步于S50,彩電產業市場定價權之爭的戰斗中,樂視和小米絕對是好“基友”,他們正在用狼群戰術,讓傳統彩電市場的價格體系、市場話語權不斷受傷。
(另一方面,小米電視的賣點之一是3D,樂視價格相當的S50產品是非3D版:S50的3D版要貴上小米電視500元——這也說明樂視的目標不是小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