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無線路由市場吸引了十面八方的神靈向來助陣形成對比的是,家用路由器市場并不是一個“藍海”市場。
首先,家用路由器一般價格比較低,幾十元到一兩百元的價格,同時使用壽命又都比較長(三五年,甚至七八年都可能)。這就決定了,路由器行業不是一個“巨大”的市場。即便在中國多數家用ADSL網絡和光纖接入網絡(尤其是農村市場),還都沒有配備家庭路由器、特別是無限路由器的背景下,這一市場的未來成長性也十分有限。——至少這個最多百億規模的單純家庭路由市場,撐不下如今這么多的行業巨頭。
第二,家用路由器已經進入技術相對過剩時代。目前百兆和千兆家用路由器已經普及,百兆級別的無線路由器價格大大下降,千兆級別的無線路由器成本也已經非常低廉。而在此基礎上,發展處更快傳輸速度的產品,對于家用市場意義不大:制約路由器傳輸速度提升的不僅是技術自身,更包括“應用需求”和“配套”硬件的性能。如,傳輸視頻內容,百兆寬帶已經足以,這是家用市場數據量最大的業務;同時電腦硬盤等主要存儲介質的速度也限制了更高性能的家庭網絡環境的應用價值。
相對技術過剩,這樣一種路由器產業的基本格局,決定了路由器行業不可能在靠“技術推動”模式保持行業增長。而在技術提升不明顯的背景下,產品成本、特備是大規模集成電路成本的下降、以及SOC架構產品的普及,將使得路由器的成本和售價呈現下降的趨勢。這將更不利于越來越多的行業巨頭攪局無線路由市場。
正是站在以上兩點的判斷上,很多業內人士不看好百度、小米來玩“無線路由”。但是,如果僅僅是基于無線路由產業的規律,就判處了“小米”等的死刑,可謂之“一葉障目”。因為,這些新玩家的目標壓根就不是什么“無線路由器”。
小米或者果殼口中的“智能路由器”是什么呢?這產品本質上就是一個ARM芯片SOC架構的電腦,只不過他內置了無線路由器的功能。TCL的無線路由彩電整機、樂視和TP-link的路由功能的機頂盒,都是這種所謂的智能路由產品。對于這種稱謂智能路由器的產品,路由器只是一個附屬的功能,這個產品的本質是一臺電腦。
小米智能路由,不僅僅是打著智能路由器的名字賣“智能電腦”(也許這個可以搶了intel和聯想的飯碗);特更是借此知名堂而皇之的,將整個互聯網帶入客廳、帶入電視、帶入所有可以聯網,上wifi的家用和個人設備之中。
實際上,智能路由器是小米“智慧家庭”的入口:所有的智能和智慧型的家電、個人數碼、家居(如智能窗簾)都需要聯網——這個聯網的需要,就是和路由器連接。智能路由器又不僅僅是路由器,他更是一臺電腦,具有數據處理和存儲的功能、可以隨時配備標準接口的外設、可以利用程序和智慧算法指揮其他聯網的設備……這一系列的暢享和數年前的盛大盒子非常相似,但是更為超前、靈活和多樣。
智能路由器功能的強大和在未來家庭互聯網、智慧家庭中的地位的重要,是百度、360、果殼、小米、樂視、TCL、TP-link等爭先推出相關產品的原因。這些企業看重的絕不是“路由器”的小小是市場,而是智能和網絡化家庭背景下的“無限遐想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