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彩電市場,大小品牌已經有一二十家。但是即便如此,還是有人要削尖了腦殼往里鉆。比如,冠捷!
2013年初,飛利浦彩電在沉寂數年之后,連出重拳。 3月22日,飛利浦電視春季新品發布會在上海新發展亞太萬豪酒店召開。本次發布會上,飛利浦一舉推出了6大系列24款液晶電視新品。其中智能電視、裸眼3D都是目前市場熱門的產品類型。4月16日,同洲電子在北京召開了“飛TV”新品發布會,宣布推出應用于廣電系統的“飛利浦廣電定制智能一體電視”。該產品具有數字一體機和智能電視的特點,同時又是結合了各地去不同的數字電視網絡的“定制產品”。
飛利浦彩電大動作不斷,但是在“飛利浦”這個國際名牌背后的真正操盤者卻是“冠捷”!
冠捷和彩電“戀愛”有五年
希望進入彩電市場,尤其是品牌彩電市場,是冠捷由來已久的愿望。
2006年底,冠捷就曾經向媒體透露,在代工業務的基礎上,2007年冠捷將推出自主品牌“AOC”的液晶電視機產品。
2007年,7月1日,劉丹被任命為冠捷科技亞洲區消費電子事業部總經理。此前,此人曾經供職于康佳平板運營中心總經理,是國內彩電五強之一的康佳的重要操盤手。這一人事變動,被認為是冠捷彩電業務品牌運作的“舵手”到位的標識。冠捷科技主席兼行政總裁宣建生表示,液晶電視將是下一個業務重心。劉丹更是高調宣布,“2008年,冠捷科技的自主品牌液晶電視目標銷量為35萬臺,3年后年將達100萬臺,5年后占據國內平板電視市場份額的3%,成為市場一線品牌。”
但是,在競爭激烈的彩電市場,一個新品牌只有雄心是不夠的。劉丹心目中,“著眼于自有品牌的建設,把冠捷的劣質變為優勢,完成規模化發展”的冠捷自主品牌發展計劃的進展并不順利。
冠捷在推出自主品牌彩電的過成長,主要面臨了兩個難以逾越的困難:品牌和渠道。冠捷的傳統品牌主要集中在“液晶顯示器”這一電腦配件產品上,而且品牌的形象也是中低端化明顯的。而屬于家電的彩電產品,消費者對青睞于“傳統的大品牌”。雖然同屬LCD顯示技術,消費者對液晶顯示器和TV的認知方式卻不同。
此外,冠捷傳統的液晶顯示器渠道主要是IT賣場。而這個渠道不是彩電產品的主流通路。在家電的主要銷售渠道,無論是家電連鎖賣場、還是獨立的專賣店,建立起強大的渠道網絡都不可能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因此,即便冠捷采用了一些“農村包圍”城市的方針,在家電下鄉等市場也有所突破,但是卻始終不能成為國內彩電市場的主流品牌。同時期進入彩電圈的類似企業,如明基、優派、甚至清華同方這類強勢企業,也都遭逢了同樣的困境。為此,冠捷必須獲得一個能夠在渠道和品牌上幫助“AOC”的機會。
功夫不負有心人。隨著全球彩電平板化的發展。老牌歐洲彩電企業飛利浦萌生了“急流勇退”的意思。而在其他業務方面,冠捷和飛利浦一直保持良好合作關系。這為冠捷接手飛利浦彩電業務提供了難得的便利。此前,冠捷曾經在05年大規模接手了飛利浦的彩電和顯示器代工業務,2008年飛利浦全球范圍的個人電腦顯示器業務被冠捷收入囊下。
2010年8月,飛利浦將其在中國大陸(不含臺灣港澳地區)電視領域的相關知識產權、人力資源、銷售網絡、客戶資源、庫存等出售給冠捷,冠捷負責飛利浦大陸地區的產品的采購、組裝、營銷和銷售工作。根據協議飛利浦品牌在中國大陸電視市場的五年獨家使用權也被轉讓給了冠捷。
由此,冠捷首次擁有了在大陸地區彩電市場的主流“品牌”和“渠道”資源。但是,準備大干一場的冠捷卻并沒有如愿。自07年到12年,飛利浦彩電的市場占有率進一步從3%以上,下滑到不到1%。而冠捷自主品牌也沒有能夠打入到“主流市場和渠道之中”,銷量少的可憐。導致這一情況出現的重大原因之一是,冠捷會擁有飛利浦大陸地區的運營權,而在具體的產品方面,還要受到飛利浦的控制。而對于市場銷量,產品是至關重要的一環。尤其是在平板電視近年來頻頻更新技術的背景下,飛利浦在產品創新上的遲鈍,令冠捷難以拿出有力的產品搶奪國內市場份額。
所以,如果冠捷要利用飛利浦,那么就必須全面接盤。而創新乏力的飛利浦彩電的持續巨虧,也使得飛利浦有意全面隱退。
在接手飛利浦在華彩電業務8個月后,飛利浦終于做出一個決定:飛利浦宣布與冠捷科技以3:7的股份比例合資成立電視公司,飛利浦自己的運營團隊將退出電視市場。冠捷全面接手飛利浦在全球的彩電業務。2012年4月3日,冠捷正式宣布,與飛利浦所成立的合營公司已完成收購飛利浦歐洲及部分南美洲國家的電視業務。這是冠捷收購飛利浦電視業務里程碑式的時刻。此后的幾個月內,冠捷繼續完成了剩余部分的業務整合工作。
公開消息表明,2012年中開始,冠捷已經完全掌控飛利浦彩電部門的運作,不僅包括5年期的品牌使用權,也包括專利技術、產品規劃和既有渠道。這為冠捷打通自主品牌彩電產品市場的通路奠定了基礎。2012年底,飛利浦推出智能云電視,2013年初,飛利浦在華宣布上市3D裸眼電視,并進入廣電定制這個全新概念的市場,即可看成是冠捷獲得全面的飛利浦彩電操盤權之后的第一波次的動作。
但是,冠捷對飛利浦的整合會“一切盡如人意”嗎?這對于努力尋找自主品牌彩電突破之門的冠捷而言還是一個未知數。2013年飛利浦的那些新品,僅僅只是一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