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宣布將要跨界電視領域推出廉價大屏電視后,樂視超級電視就被火熱的炒起來。今天,樂視將在其官方商城向用戶開放樂視TV的購買,據媒體計算,首批2萬臺樂視超級TV將能給這家公司帶來1億元的現金收入,這種計算方式雖然容易引起話題,但卻偏離了樂視超級TV本身的商業模式。雖然樂視未成健全銷售渠道和售后服務,但是卻抓住了消費者的心。這位入門電視領域的“新兵”成功的了攪局電視領域。
樂視超級電視的發布會對電視領域產生影響嗎?事實上,樂視的一系列動作不但引起了各界廣泛關注,而且,這種變化與影響還來的相當之快。就在超級電視推出之后的第二天,長虹福建分公司宣布,將于5月17日-26日開啟節能惠民倒計時活動,屆時U-MAX電視新品將全面降價,60寸的型號售價將降至6999元。外資方面,索尼和夏普也推出了低價的大屏電視。似乎,傳統彩電廠商陷入了被動局勢。
相信業內人對諸如“彩電難做”、“賣彩電不如賣白菜”的觀點并不陌生,之前也有專家分析把房地產下滑及經濟不景氣作為彩電銷量不好的主因。不過,話說回來,在同樣的大環境下,白色家電(空調、冰箱、洗衣機)巨頭們(如美的、格力、海爾)為何仍實現持續高增長呢?就筆者觀察,近兩年的彩電行業大環境并不壞,相反還有很多利好,如家電下鄉、節能補貼等扶持政策的出現,確實帶動了電視機的銷量。
樂視超級電視的火爆預定值得傳統彩電廠商深思,電視銷量跟不上除了大面的宏觀經濟以外,面板成本太高也是一個問題,但隨著國際市場面板成本連續14個月持續下滑以來,其成本占比已由此前占整機60%~70%,下降到現在的30%~40%,可以說,彩電企業的盈利空間被大大提高了。據NPD DisplaySearch 4月22日公布液晶面板2013年4月下旬價格數據,具體價格情況及點評如下: 電視面板:32 Open Cell、39、50寸分別下降1美元、1美元、2美元(降幅最高達到0.54%),其余全部尺寸價格持平。
在能效補貼結束后,下一輪的能源補貼計劃尚未推出,何種尺寸的液晶電視會在新的補貼政策中獲得更高補貼,一定程度上將影響消費者的購買計劃,同時也會影響下游電視品牌廠商的備貨計劃,使得品牌廠商庫存積累目前并不積極。而此時,樂視卻采用了傳統彩電廠商的老辦法,以價格為賣點,推出了低價位的60英寸大屏智能電視,與同一尺寸的平板電視相比,樂視超級電視既滿足了消費者大屏的需求,還能低價入手,被吸引的消費者不在少數。
一般情況下,除開各種硬件成本、人力成本、營銷成本,彩電業的利潤空間應可達到兩位數。為何利潤空間有,傳統彩電企業的財報還是那么參差不齊?筆者注意到,這可能與企業的投資行為有關。不過,從樂視的情況來看,它并不只是想靠賣電視賺錢,更多的是想通過賣電視內容獲得利潤。
據相關業內人士透露,樂視在超級TV的硬件上每臺利潤不高于80元人民幣,以這一利潤率估算,首批2萬臺的超級TV即使銷售一空,樂視的利潤也不過160萬人民幣,一個1億現金流的項目利潤只有160萬顯然不能說高,砸了血本后樂視不可能只圖賺這么點辛苦錢,賣出內容可能才是重點。
樂視看中的很可能是電視帶來的增值服務,以首批購買的2萬用戶計算,樂視從這批用戶身上每年就可以賺取960萬元的收入,試想即使超級TV最終只有50萬臺的銷量,但是這50萬的購買群體會年復一年持續向樂視繳納每年480元的增值服務費,每年就可以為樂視創造2億以上的收入。
樂視超級TV的這筆買賣雖然算起來市場空間巨大,但是也并不是沒有挑戰。消費者選用機頂盒,頂多就交200元左右的費用,就能免費收看一年的有線節目。但對于每年480元的增值服務費,部分用戶可能難以接受。就目前來看,預定樂視超級TV的用戶將被強行繳納第一年的使用費,但是第二年呢?用戶能乖乖繳費么?
過去十年來,互聯網向用戶收費的失敗案例很多,成功的卻很少。以視頻網站為例,雖然優酷土豆、愛奇藝等各家視頻網站都在使盡渾身解數向用戶收費,但依然是免費的多,付費的鳳毛麟角。相關業內人士表示,如果用戶能夠逐漸接受付費收看樂視影視節目,那么,將利潤累積起來就能通過一款超級TV改變目前的現狀。如若不能,樂視往后可能會過上“苦”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