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出智能電視產品之后,樂視、小米新興廠商馬不停蹄的加速攪動電視產業。近日,樂視和小米先后推出了旗下首款超高清電視,此次,他們依然采用了低價策略,欲加快互聯網化并完成新技術產品的開發和布局。
擁擠的4K電視領域
經歷了互聯網電視、智能電視、云電視等一系列針對系統應用的發展熱潮后,全球各大彩電企業終于達成共識,重回電視最本質的內容畫質上來。雖然,目前在4K超高清顯示技術的研發上還存在挑戰,但沒有哪個廠商愿意停下的腳步。因為誰更貼近這個趨勢,誰就將占據領導地位。
在超高清電視領域,除了傳統彩電廠商外,現在互聯網品牌也推出了自己的超高清電視。樂視TV于四月初,上市了旗下首款4核、4K、H.265硬解碼的智能4K超級電視X50 Air,產品定價2999元;5月15日,小米發布了超高清智能電視,產品搭載最新的Dolby Audio音頻技術,電視加音響和低音炮的僅售價為3999元;高性能,低售價的戰略或將重新定義4K智能電視,引領大屏4K時代。
除了傳統彩電企業,互聯網品牌也正邁向超高清電視領域。這些品牌的宣傳出發點變化不大,依然是超清屏幕、視頻內容和智能操作等方面,產品的綜合性能區別不大,但競爭卻日益激烈。
4K是大方向 內容是關鍵
所謂4K,指的是分辨率,即4096×2160。從以上參數對比可以看出,4K分辨率是傳統1080P顯示清晰度的4倍,能夠顯示出更加清晰、細膩的畫質效果。目前,4K技術正在席卷OTT市場,無論是4K電視或者盒子,均需要有豐富的內容,而內容是4K還未大規模普及道路中最大的障礙也已經是人盡皆知的事實。
值得一提的是,由中國最大的互聯網電視服務商優朋普樂,聯合美國電影協會、IMAX、尼爾森、中國電子商會等機構共同創建的“優朋普樂4K研究院”在今年2月初于北京宣布成立。研究院匯聚了國際國內一流的科學家、研究人員,通過對技術、內容、終端、用戶的研究,為國內的4K電視用戶提供更優質的視聽數字資源,推動中國4K產業的快速發展。
2014年,4K電視將成為電視行業中的亮點和新的增長點,以長虹、康佳、TCL、創維、海信等品牌為代表的國產4K電視陸續調價,價格已經不是4K電視進入家庭的障礙;外資彩電品牌三星、索尼和LG等品牌旗下耳朵超高清電視的價格也有所下調;隨著面板生產企業產能與技術不斷前進,4K電視在未來還有一定的降價空間。片源是4K電視普及商用的最后瓶頸,隨著4K推廣聯盟的成立,將有望解決這一難題。
產品日益豐富價格快速下降
去年上半年,各大電器商場的4K電視機還主要以三星和索尼為主,產品型號也不多。當時的4K電視機主要是試水之作,一款84寸的LG超高清電視售價也要十幾萬元。如此高價位并不是普通大眾消費得起的。隨后,無論本土品牌還是合資品牌幾乎都出擊4K電視市場。現在,就連互聯網品牌也推出了超高清電視。
目前,市面上已經有10多個品牌的各種尺寸超百款4K電視銷售。在眾多的4K電視當中,筆者發現部分本土4K電視還在推出入門級的39英寸電視機,與高端的65英寸超高清電視機相比,其價格分別在4000元與3萬元左右,滿足了不同層次消費者的需求。
隨著產品的日益豐富,4K電視價格也快速下降。像索尼等品牌55英寸的4K電視機,半年內從3萬元降至17,999元,降幅較高。隨著成本的逐漸攤薄,目前市場上同尺寸的4K電視價格與普通LED電視相比僅差千元,即使一般消費者可有能力選購。
不管4K取代1080P的進度如何,2014年都將是4K發展最熱的一年。4K技術運用范圍廣闊,從投影,顯示器,電視,芯片,手機廠商都在本年宣布進軍4K領域,從而給4K更快的普及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相信在不久的將來,4K將成為顯示領域里司空見慣的參數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