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電視經過十余年的發展,目前已經到了一個瓶頸,那么電視領域下一代產品是什么呢?是OLED電視還是激光電視,圍繞這兩種顯示技術目前爭論比較多。而作為國內彩電市場強勢品牌海信則堅信激光電視將是未來電視的主導者。
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
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認為,考慮到OLED在5年內都不會成熟,海信除了堅持生產ULED電視外,還將加快激光電視產品的布局,明年將會進入家庭用戶。
“在電視機顯示技術上,有人把CRT作為第一代技術,PDP、LCD作為第二代,OLED作為第三代,激光作為第四代。海信的努力是直接躍過第三代,大力發展第四代激光電視。”在海信媒體開放日活動中,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表示,海信要做顯示技術史上的“挑戰者”。
OLED電視目前有成本高、售價高、功耗高、亮度低、壽命低等缺陷,在目前很難短時間內成為主流。因此海信決定跨過OLED電視,直接發展激光電視,要做第四代電視的“領頭羊”。
周厚健透露,海信將是第一個把大屏幕激光電視的亮度做到液晶電視水平,色域超過OLED電視,且尺寸系列化的企業。明年,海信在激光電視產品上將給世界一個驚喜。
那么海信在激光電視布局上到底會哪些驚喜呢?投影時代網和負責海信激光電視相關負責對話中得知,預計會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預計會推出RGB三色激光技術應用于激光電視,色域覆蓋將達到了120%,色彩還原力會更好。
2、激光電視的發熱和激光束安全問題,海信也會進行感應設置,當感應到一定范圍有人,會自動降低到安全亮度。
3、后續海信激光電視產品將集高亮度、高色域、4K超高分辨率三項大屏幕投影關鍵技術于一身,將會給用戶帶來更佳的視覺體驗。
4、從明年開始激光電視產品將迎來真正的發展期。產品價格有望有50%左右的調整。包括主機和屏幕在內的產品選擇的多元性也會增加。在這些因素的作用下,激光電視將有幾倍的銷量增長,并成為大尺寸電視和家庭影院應用中的“標桿”產品。
5、在產品陣營方面也會擴軍,包括可能會推出80寸左右激光電視,綜合性價比更高。
6、在顯示屏上可能會推出軟幕,搬運和安裝會更加的方便。
7、在渠道滲透力上會更多元化,可能會加入一些AV影音集成商,增強專業口碑認可度。
8、在智能和應用系統方面會繼續提升交互性。
9、在產品體積方面會更加精致和時尚。
業內認為,我國電視屏幕尺寸發展顯示:2005年32寸是主流尺寸;2008年42寸是主流;2011年50寸是主流;2015年55寸成為主流。據此判斷,2017年,65寸會成為主流;2020年,80寸以上會成為主流。
“大”是未來顯示產業的核心發展方向。激光電視恰恰體現了這一點。目前,激光顯示是唯一能夠在100英寸以上市場,提供滿足市場經濟性與光照環境下使用效果的顯示技術。同時,激光電視產品在色彩等關鍵顯示指標上還顯著領先于傳統的液晶電視技術。
有業內人士告訴投影時代網,激光顯示產業發展的提速,與巨頭企業的加盟密不可分。研究認為,阻礙激光電視產品走入普通百姓家庭的關鍵因素只有兩個:第一是價格,第二是認知度。其中,價格偏高的因素主要是由于銷量有限,模具、生產線、研發成本難以攤薄導致。而認知度低則進一步增加了產品營銷環節的成本支出。
目前,巨頭企業,海信、華錄以及長虹等的明確支持,直接在產品的認知構成上產生了顛覆性的影響。消費者對產品認知水平的提升是銷量提升的基礎、銷量提升又是價格下降的基礎。這樣一個正向反饋的形成,使得業內人士紛紛預言“激光顯示離爆發增長階段已經只是一步之遙”。而毫無疑問海信正在邁開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