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當地時間1月4日CES2017開幕前夜,海信發布全球首款雙色4K激光電視新品,同時,海信集團總裁劉洪新發表主題演講,正式對外公布技術和產品路線。
劉洪新明確,海信的選擇是量子點顯示、以及QLED的方向。劉洪新表示,作為一種新興的半導體納米材料,量子點具有許多獨特的納米性質,是下一代顯示器件的重要材料。目前量子點材料通過量子點膜形式實現的初步應用,就已經顯著提高了LED電視的色彩品質。當量子點材料通過QD CF方式大規模的應用于液晶面板,將更顯著的提高畫質。而到了QLED階段,電視不但可以自發光、柔性顯示,且成本更低、能耗更少、畫質更優、形式更多、也更加穩定。因此,QLED更符合用戶價值。
“海信進入量子點顯示和QLED領域,也是ULED技術的自然延續。”劉洪新表示,從提升畫質的角度,ULED和量子點技術是絕配。而早在幾年前,海信就開始了量子點技術的預研,并與上下游公司一起取得了實質性的成果。海信新一代量子點顯示產品將在2019年正式上市,之后也將繼續推出更優質的QLED系列電視。
這樣一來,海信選擇的就是大屏激光和量子點兩條腿走路。而從此屆CES展會來看,未來電視顯示技術之爭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電視行業也已經走到一個重要節點,各家顯示技術路線和未來布局逐漸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