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商顯市場加速走向智慧化。而體現產品和系統智慧能力的核心標準就是“應用軟件”的易用和豐富性。
在指揮調度系統中,坐席管理成為一個重要的“必備軟件”,甚至有取代傳統矩陣切換專員職位的趨勢。實際上,作為最復雜的商顯應用之一,指揮調度系統,歷來以設備眾多、管理復雜著稱。在這樣的系統中,如何進行大量設備模塊的標準化網絡管理、智能化系統調度,成為“易用”的入門需求。而坐席管理就是來解決這個問題的。
在數字標牌市場,傳感器、互動、顯示,與云端支撐構成了一個有機應用體系。這個體系中,聯絡不同模塊的應用技術具有“軟件”特征。尤其是通過不同應用策略的調度,實現差異化的需求選擇,一直是行業關注的焦點。內置良好軟件的產品,以及不斷的軟件迭代和升級能力,意味著長期征服使用客戶。
在交互顯示市場,2017年教育部特備強調了智慧化、信息化條件下的,設備互通、互連、互操作、內容共享的需求。這其實是對軟件研發“行業標準化”的強調。水平兼容、垂直兼容和向后兼容的需求,使得交互顯示的軟件開發不再是“暫時滿足功用”即可,而是要成為一個系統化的長期平臺工具。
如此等等,商顯市場已經進入一個“面向客戶必談軟件”的時代。從業內企業的角度看,軟件是顯示自身同質化趨勢下,產品體驗差異化的支點;從行業發展規律看,軟件是體現智慧化、聯網化商顯應用的關鍵能力;從市場經營角度看,軟件以及云服務,構成了產品采購的粘性,有助于行業領頭羊份額的集中化。
但是,傳統的商顯軟件研發,僅僅是成為了廠商們硬件之外的“差異化”方向,并未在商顯市場形成“第二贏利點”。這制約了很多商顯企業在軟件方向的“投入”力度。后者是2018年商顯市場很可能發生“變化”的一個領域。
預計,在軟件價值逐漸得到市場認可的基礎上,軟件正在成為一個商顯市場的“獨立利潤點”。以軟件產品為依托,在可視化和智慧化方向上,領先商顯品牌會向“平臺”公司進一步升級。行業從業者會呈現出:產品公司、方案公司、平臺公司三個完全不同的競爭層次。后者無疑更適合未來高度互聯網化商顯應用的“規模市場”。甚至,在從硬件到軟件的變化之中,商顯企業還有可能涉足內容市場,打造生態化的、運營性的經營體系。
智慧顯示的本質是軟件和平臺能力,商顯市場概不例外。在這方面,2018年將是不同廠商“分出差異”的關鍵一年。軟件能力和戰略眼光的高地,將決定不同企業未來產業升級的機會,也會塑造未來商顯市場嶄新的品牌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