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數量的增長角度看,2017年微投行業又建新功:30萬的實際增量,近百萬臺的總規模,創造了微投的新歷史,也創造了家用投影板塊的新歷史。
從微投銷量的時間分布看,四季度依然是“大事”。雙十一、雙十二兩天就占據全年銷量的近四分之一。而上半年市場則基本表現出“出乎意料的瓶頸”。導致行業上下半年市場趨勢反差的根本原因在于“像樣的價格戰都發生在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同時年度新品中的大部分也是下半年才大規模供給。
“前低后高”的銷量,“前高后低”的價格——這是微投市場的基本格局。這個格局之下反應的是微投市場對產品價格的“敏感”。2017年上半年,市場價格同比只有1成的下降,2017年下半年同比降幅超過3成。即全年價格調整多一半在下半年完成。
對于2017年微投產品價格的變化,業內認為有三個原因:第一,上半年銷量不理想,下半年品牌商有需求“追量”,自然會做出更大的價格攻勢;第二,微投產品,特別是700+以上亮度產品已經大規模供給,規模制造的優勢造成了成本下降;第三,微投市場的參與品牌數量、產品供給規模還在增加,這加劇了市場競爭,促使產品價格進一步下滑。
在2017年微投產品價格再創新低、銷量再創新高的背景下,微投市場也拿出了“更好看”的產品創新業績。
雖然,從高端產品看,1080p微投未能進一步突破亮度瓶頸,1200-1300流明依然是優選后的機器極限。但是,在主銷產品下限上,700流明在下半年已經扛起大旗。2016年同期則是500流明擔當重任。從分辨率看,全年市場主流品牌1080p產品占比達半數,市場已經形成1080p對720p的替代性趨勢。全年市場1080p微投銷量幾乎是2016年的4-5倍。
“沒有極限指標的突破,卻有高性能產品應用的‘扎實’落地”。從后者看,2017年是微投產業的“技術創新收獲年”。2016年中出現的“1080p”和“1000流明”產品,都結出了“銷量碩果”。
如果說主銷產品高端化是行業大勢,那么這種大勢自然有利于微投圈的“主流品牌”鞏固陣地。全年市場,堅果、極米兩強正在變得更強。二者市場規模之和幾乎超越了2016年微投行業總規模。微投市場已經形成兩強之后沒有跟隨者,但是依然有一批二線品牌和新軍加盟的“斷代”式結構。
不過,從市場發展看,業內依然看好微投行業的“持續放量”。甚至已經有人提出年度300萬臺的最終目標。以此來看,今天堅果和極米的優勢,對于市場總潛力而言依然“有限”。巨大的增量空間正是更多品牌依然能信心滿滿耕耘微投產業的關鍵。即只要抓住未來數年的增量空間,領頭羊的優勢并不可怕——這也是為何在兩大寡頭格局下,微投市場依然價格戰血雨腥風、人人奮勇向前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