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國際市場努力開拓,成績斐然
如果要談論2017年彩電行業的結構性變化,海信和TCL的國際化成績就不得不提。本土彩電品牌的國際市場份額增加是2017年重要的“產業結構性調整”。
2017年海信和TCL兩大國際化領頭品牌,海外市場規�;究梢猿^50%。一個品牌是不是國際化的品牌,海外市場份額占比超過50%是重要的門檻。這意味著兩大公司未來海外競爭的人財物投放都將超過國內市場,海外市場從銷量穩定器,正在逐漸變成效益增長點和利潤的主要來源。
據調研IHS Markit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TCL出售了453萬臺電視機,在全球電視機市場上占有8.3%的市場份額。TCL集團2017年三季度報告顯示,TCL電視海外市場銷量同比大幅提升29.5%,其中北美市場銷量同比大幅增長97.4%,8月北美市場份額由6月的10.4%大幅提升至16.3%,市場排名躍居第三。
海信在2016年成為歐洲杯頂級贊助商、在2017年4月6日宣布成為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官方贊助商。海信液晶電視2017年上半年在西歐、北美和日本等發達地區市場表現出色,平均尺寸2017年第二季度達到47.9英寸,超過三星、索尼躍居全球第一。2017年下半年,海信更是拿下了東芝品牌40年運營權,以及整個東芝彩電業務部門和團隊。業內認為這一并購對于海信國際化的助推作用將不亞于TCL手持的湯姆遜彩電子品牌的作用。
從2017年國內彩電品牌的效益看,在市場萎縮壓力下,基本可以說“國際市場分量”直接決定品牌業績。樂視超級電視的低迷,固然有其自身資金鏈的問題,也與其市場主要集中在國內中低端客戶領域緊密相關。反之,海信、TCL則呈現出逆勢成長態勢:國內損失國際補,東方不亮西方亮,其業績變化更為平穩。
實際上,國際化戰略的影響之深遠,遠超過“數量規模”的變化。2017年海信、TCL等品牌已經把更多的國際因素引入國內市場:包括研發創新、上游采購成本、制造經驗與技術、品牌溢價等等。這些優勢國際資源對國內市場的影響,最終表現在產品均價上。2017年成為兩大品牌“均價上漲”的關鍵一年,大量新型顯示產品在市場寒冬之下,表現出“高位競爭”的優勢。
業內觀察人士指出,此前國內彩電市場洋土分明的格局已經徹底改變。本土品牌,尤其是領頭羊越來越多的和國際品牌同臺競技,外資產品的品牌溢價優勢日漸消失。這有利于本土企業盈利能力的提升。2017年,彩電行業的國際化戰略正在從彩電品牌的增量促轉型、成本投入期,向增質促升級、效益收獲期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