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2018年新媒體新技術教學應用研討會暨第十一屆全國中小學創新課堂教學實踐觀摩活動(以下簡稱“央館觀摩活動”)在廣州白云國際會議中心圓滿落下帷幕。
歷經半年激烈角逐,93位老師在全國近兩萬名參賽老師中脫穎而出,來到現場進行教學課演示。現場超過三分之一的老師選擇了希沃(seewo)作為教學課演示環境,共計18位受邀老師參與了希沃的2018央館觀摩活動助力計劃活動。
參與希沃助力計劃的老師精彩展示
展示作品:《怎樣得到更多的光和熱》
展示環境:希沃交互智能平板,希沃學生平板,希沃易課堂
一年一度的央館觀摩活動是教育圈的年度盛會。每逢盛會,來自全國的逾三千位老師、專家齊聚一堂,共同品鑒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應用上的累累碩果、探討發展之道。在2018央館觀摩活動上,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一大批比往年更優質的新媒體新技術教學應用優秀課例,更看到背后的一群在教育信息化浪潮中穩步成長的一線教師。
教師是教育事業的工作母機,是提升教育質量的動力源泉。年初《教師教育振興計劃(2018-2020)》的發布,為信息時代下的教師發展成長點亮了燈塔。在本屆央館觀摩活動中,希沃受邀組織舉辦了以“教師成長發展”為主題的論壇。從教師發展理論體系,到一線教學、成長實踐指導;從互動備授課工具,到班級管理工具,再到教師發展成長平臺,希沃為一線教師帶來了一場“教育信息化2.0時代下的教師發展探索”的饕餮盛宴。
對于信息時代的教師發展,希沃郭瀟發表了獨到見解:“只有被常態化應用的教育產品才具有長足的生命力。教師是所有信息化教學工具的使用者,也是傳遞信息的關鍵人員。作為教育信息化企業,我們該給教師的成長提供怎樣的支持?一個負責任的廠商應該關注哪些方面?配備設備、軟件、資源,是不是證明就做得好呢?”
他表示:“如果沒有因為這些設備的使用讓老師比之前變得更好,我們認為這樣的信息化建設是無效的。因為設備最終一定是服務于人的,關注教師的成長必須還要有相應的數據報告對老師的表現情況進行匯總,領導者能對老師進行評估并給予指導。而這些數據應該是聯通的、由一個賬號一個平臺提供的,不應該提供信息割裂的軟硬件,造成信息孤島。”
在教師發展成長方面,希沃在教育信息化發展初期就給予了極高的重視。希沃學院的搭建為全國教師提供免費的線上學習課程、交流平臺,目前已經有超過百萬的老師在希沃學院進行了教育信息化技能的學習;希沃教育研究院的成立,搭起了一線教師與前沿教育理念之間的橋梁,不定期舉辦的線下活動,將區域周邊從事信息化的老師領導聚集起來,一起研究理論、探討實踐;希沃杏壇計劃的發布又將給教師成長發展開創一條康莊大道。
希沃表示:“杏壇計劃旨在匯聚全國對教育信息化滿懷熱情的優秀教育工作者,通過‘以師育師’的方式,引領帶動全國更多老師進行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提升。我們希望不僅為一線老師提供好用的教育信息化應用工具,也希望能夠為教師的成長發展獻一份力,推動國家教師教育振興計劃目標的加速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