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認清形勢和任務,加強指導和保障,1月12日,教育部關工委秘書長于虹以視頻會議形式開展河南省加強教育系統關工委建設調研。河南省教育廳副巡視員呂冰,關工委常務副主任崔炳建、副主任董丞明、秘書長秦劍臣等出席,部分河南地市教育局、中小學、職業院校、高校關工委代表近20人參加。崔炳建主持。
與會代表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河南省教育系統關工委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加強自身建設的系列舉措。
一是領導高度重視,省教育廳將關工委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關工委每年50萬元工作經費列入財政預算并予以保證,廳領導班子配置強,每周工作例會、主任辦公會、全體委員會、協作組年會等工作制度健全。
二是重視關工委基層組織建設,全省100%的省轄市、縣(市區)教育局和99%的鄉鎮(中心校)都建有關工委組織;全省普通中小學25728所,建有關工委組織的約2萬所,占中小學總校數的80.07%;中等職業學校789所,建立關工委組織的498所,比例為63.08%;公辦本科院校38所,建立關工委組織的達到100%,二級學院關工委覆蓋率達到98%;59所公辦高職高專學校建立關工委組織的51所,覆蓋率94.4%,二級院系覆蓋率77%。
三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成效顯著,成立青少年德育宣講團,講好紅色故事、抗疫故事、黃河故事,5年來共開展各種形式德育宣講1.2萬余場,聽眾上千萬人次。
四是開展好“新時代好少年”、“讀懂中國”、特邀黨建組織員、青藍工程等品牌活動,做好專題調研,在退休老教師下鄉支教、院士和杰出老校友回母校、關心下一代工作進社區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五是在家庭教育領域積極作為,以家長學校為載體開展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工作,全省4.7萬所中小學校(幼兒園)中近3.2萬所建有家長學校,家長學校建校率達70%,收到了良好育人效果。鄭州市教育局成立老干部關愛講師團,以個別輔導、班級授課、大型報告等形式廣泛開展對青少年學生的思政教育;洛陽市教育局加強領導班子建設,由主要領導擔任關工委主任,副職領導分管關工委工作,選派一名退休且身體健康的領導擔任關工委執行主任,并以文件形式要求各縣(市、區)教體局和學校(幼兒園)予以調整落實;河南財政金融學院探索建立關工委專門小組和學校黨政有關部門的“對口聯系”機制即“三性”機制,充分發揮各職能部門的主動性、關工委專門機構和老同志的積極性、關工委秘書處的協調性;河南經貿職業學院始終堅持黨建帶關建這一政治保障,由黨委書記任關工委主任,以組織建設保障工作層層有人抓、事事有人做;鄭州市管城回族教育局和第十八中學將關工委工作納入績效工作考核,切實將關工委工作規范化、制度化。
與會代表一致認為,習近平總書記就做好關心下一代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充分體現出黨和國家對關工委工作的重視,廣大基層工作者“進一步統一了思想、明確了方向、增添了力量,堅定了做好新時代關工委工作的信心”。他們表示,目前部分單位仍存在組織建設不健全、工作開展不經常、經費落實不好、吸引更多老同志參與關工委工作的機制不夠完善、關工委運用信息化手段開展工作的能力亟需提升等問題。他們建議,未來應進一步加強對關工委的學習培訓,進一步理順工作機制,通過關工委組織力的提升來抓好“三個帶動”,全面促進新時代關心下一代工作更好發展。
于虹認為此次調研座談會經過精心準備,選取的參會人員代表了教育系統各層級單位,反映的經驗非常全面、內容豐富、建議精準到位,為今后進一步改進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參照。她表示,河南省教育系統關工委工作有三個特點和優勢:一是組織機構建設較為完善,在領導班子和機構人員配置、經費保障及相關工作制度健全等方面做了很多探索和實踐,非常有成效;二是能夠結合本地本校特色把關工委品牌工作常態化,創造性地創設了自己獨特的品牌項目;三是家庭教育深耕細作、成效顯著、特色鮮明。她向大家通報了教育部關工委2021年度開展紀念教育系統關工委成立30周年系列活動和“新時代好少年”“讀懂中國”等品牌活動的安排和打算。她希望,河南教育系統關工委繼續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國關工委成立30周年大會精神,將指示精神作為今后工作的指導和激勵鞭策前行的動力,繼續保持創新領先優勢,在新時代再創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