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5年百萬臺增量的智能投影機市場在2023年進入“存量”時代!這標志著,家用為主的這一輪長達10年的國內投影市場“增長紅利”進入尾聲。2023年正在成為過去10年來“家投”行業最重要的轉折點之一。
1.總量瓶頸與“品質陷阱”
2023年家用投影市場從此前的增量為主,系統的轉向了存量為主的階段。其中主力機型,智能投影機據預計,全年市場銷量在580萬臺上下,同比下降近一成。激光電視和傳統家庭影院投影機市場亦持續下滑,規模在10萬臺級別波動。智能投影板塊中1000元及其以上“價值型”市場更出現了“較大幅度”的銷量下降。
從價位結構看,1000元以下智能投影機是行業市場最大贏家,全年市場銷量占比可能達到4.5成以上。但是,對于大多數行業從業企業而言,這不是一個好消息。千元以下市場面臨附加值低、產品體驗有限、消費者復購率低、購買沖動性高、對長期市場教育不利等諸多問題。這也是眾多主流品牌拒絕涉足千元以下市場的原因。
對于千元以下機型的高占比,行業認為這是一個“產業型的品質陷阱”。也是投影機家用市場“品質化發展”的主要問題。對此,行業企業提出“質價比”概念,以此表明“單純追求低價格”并不符合消費者的真實利益和真實訴求。不過,從另一個角度看,千元以下市場的存在,也從側面證明消費者對百英寸級大屏投影的“熱烈需求”。如何調動這種需求,讓其成長為“高質量”市場是行業首要任務。
除了千元以下機型外,5000元以上智能投影2023年銷量亦有一成以上增長,2000-3000元機型也有一成增量。其中,5000+機型增長主要源于“高端供給的增加,和一二線城市對高品質產品的需求認知”。2000-3000元產品銷量增長,主要動力在于DLP機型的價格下降和1LCD隨著亮度提高首次進入2000+價位。且2000-3000元一直被視為智能投影和家投的“量能戰場”。
有研究表明,過去十七八年內,3000元價位上下都是一個家投的必爭之地。早在2010年之前,這一價位就是“娛樂投影”的銷量中樞。由此,行業在2023年亦廣泛認識到,爭取2000-3000元價位產品線市場份額的重要性。——“即橄欖型消費結構的中產線”!
追求“中產價位”的現實背景是,2023年智能投影機產品的“均價”在下半年歷史性的下降到了“1500元”以下。導致這一變化的原因是“千元以下機型占比大增”,成為增量的主要來源。
“向下拉低價格”,成為行業競爭的一條主線。所不同的是,有些品牌主要指望千元以下產品撐起市場;另一些品牌則努力提升既有產品性能體驗,用“質換價”。后者例如小明發力2400元產品線、極米年底推出億元補貼計劃,在2000-3000價位全面提升產品的性能水平。
以上兩種低價邏輯,就是價格戰和質價比理念之戰。可以說,伴隨2023年家投市場特別是智能投影市場的規模邏輯轉變,即從增量向存量轉變,價格戰、質價比兩大思想的碰撞也在發生。這種變化不僅是智能投影,也不僅是本土品牌:前者如堅果嶄新的0.18:1全色激光電視產品低價入市;后者如愛普生首推3000元級激光智能投影等。
“增量不行、質量就要更硬”!這是行業在2023年家投市場形成的最大共識。讓同價位產品性能更高、高價位產品性能捅破天花板、同性能產品價格更低、主動對極低端產品“說不”——行業正在形成存量時代、質價比競爭的新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