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更內卷,必然促進品牌“策略”的分化。典型的如,2023年三色激光和混合光源的“口水大仗”。這場口水仗的發生和發展有其突然性、偶然性,但是也有其必然性。
因為,2023年開始家投品牌、特別是智能投影品牌對自身定位的“標簽”特征進入一個空前的強化期:即通過高度標簽化,鎖定自己的強勢細分市場。這是一種以攻為守的戰略。目標是建立一定的“堡壘客戶群”。同時,這種策略的出現,也與目前多個技術線上,投影產品依然處在快速進步通道上,單一品牌在各條技術線“很難雨露均沾的兼顧”有關。
例如,2023年雙十一購物季數據顯示,DLP智能投影市場銷量排名前四為極米、堅果、當貝和天貓魔屏;1LCD市場前四分別是小明、小米、哈趣和知麻;激光智能投影品類前四是堅果、當貝、Vidda和愛普生;銷售額維度的前四是極米、堅果、當貝和Vidda;激光電視市場依然是海信一家獨大的趨勢——從不同細分線去排名,前四品牌是誰的差異很是巨大。這說明,沒有品牌能夠做到“各線兼顧”,為品牌打造一定的自我“技術和定位”標簽,是企業的內在述求。
事實上,投影市場歷來有陣營之爭的傳統。即早期的DLP和3LCD技術陣營的對抗競爭。雖然也有品牌同步推出兩大技術的產品,但是這不妨礙兩種技術的持續角力。目前,投影市場上,除了光閥技術分線競爭,還增加了光源技術選擇競爭,這極大豐富了消費者的選擇,卻增加了品牌“布線”的難度。
更為重要的是DLP、1LCD、3LCD,乃至于并不占主流的LCOS、未來的micro LED新體制等光閥技術;LED,單色激光、三色激光和混光等不同光源技術;超短焦、定焦和中長變焦等鏡頭技術等等不同技術方向,都有自己“剛性的無可替代的優勢”。特別是光源技術,幾乎除了必然淘汰的汞燈之外,其它每種技術都還處于較快速的性能進步和成本下降過程之中。
因此,這就導致以上種種技術不同的組合,總是能創新出不同的產品。而一個品牌顯然無法“包羅萬象”。這就客觀上決定了品牌會有所取舍。結合上文提到,存量內卷時代有必要通過強化品牌標簽認知,錨定鐵桿用戶票倉,進一步推動了主觀上品牌技術“標簽化”的發展。
在這樣的基礎上,圍繞某一種技術的優劣,或者多種技術的比較,產生口水仗、輿情上的爭論,也就成了必然出現的現象。只不過,在2023年市場減量預期下,這種斗爭變得更為劇烈而已。不過,行業企業也很快意識到“過渡標簽化會‘過猶不及’”,這是“口水仗”自然結束的內在邏輯。
“不說別人不好,只說自己更好,這或成為未來品牌自身技術標簽策略的主要戰術。”業內人士指出,短期看存量之爭和“眾多”多元技術共存,導致的品牌技術標簽化還會持續存在,并成為“自我宣傳”的手段和工具,只不過在具體戰術上會更為“精準”與“理性”。
綜上所述,2023年是投影機市場、特別是家用市場的轉折大年。市場從增量為王快速滑向存量之爭,市場需求出現較大的整體回調,市場競爭格局和策略迅速調整。這一年可以說除了技術持續創新這條主線依然穩定之外,家投市場的其它規律都在快速適應“新的發展階段”。2023年已經成為窺見家投市場未來發展方式只變革的重要節點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