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家用投影市場最核心的市場邏輯變化圍繞疫情展開。這就是疫情結束后,宅經濟熱潮也隨著結束。產品市場增量必須尋找新的動能。
對于大多數行業而言,2023年是一個“復蘇和機遇”年。但是,家用投影機、智能投影機等產品卻是例外。作為典型的“室內娛樂大屏”產品,新冠疫情的封鎖和隔離,對產品銷量有典型的正面拉動效應。同時,后疫情的第一年,消費者的“消費支出”更傾向于“走出去”,這會進一步擠占弱勢宏觀經濟下居家消費的資源。
因此,2023年家投市場的萎縮,主要原因中,究竟是“疫情透支”占比大,還是宏觀經濟形勢占比大,充滿爭論。有分析認為,如果沒有疫情的特殊拉動作用,或許家用投影在2020年就會進入存量時代。而過去三年疫情,至少產生了200萬臺增量市場的“透支”。
“無論疫情導致的短期波動規律是如何,都無法改變家投市場長期趨勢已經走過發展高峰的事實。”行業專家認為,直面存量市場是行業發展“遲早要面對”的基本“行情”:疫情宅經濟退出這一轉折的發生,激化了行業之一轉變,在2023年到來時的烈度——但是,無論如何這種變化是早晚會發生的必然變化。
告別疫情宅經濟,2023年行業企業更多錨定“質價比”增量點。后者也是長期市場、存量之爭下的必然較量:
例如,1LCD投影向2000元以上價位、近千流明高亮度市場進軍。DLP陣營在下半年以來積極下壓價格,年底市場極米更是推出億元補貼計劃,部分市場熱門機型全年價格下降超過2成。再例如,三色激光機型、包括堅果最新的0.18:1投射比機型,價格壓降到3400元上下價位。
這些變化的邏輯即是,低端產品要上性能、性能好的產品要下價格:實現同等價格購買到更多的性能,進而提升同等價位產品的價值產出效果。這區別于簡單比拼誰的價格更低的價格戰,而是瞄準了“既有用戶、存量用戶、理性用戶”等對產品體驗的“提升訴求”。產品策略集中在“中等價位更好品質”的競爭上。
對此,可以說2023年快速的“后疫情”行情變化,也讓投影市場的變革“加速”。行業企業在質價比共識、在推動市場消費結構從“金字塔,向橄欖形升級”的共識上,確定了“前所未有的加速效果”。
“從利用疫情三年宅經濟,推動包括高端和低端四五線市場兩頭生長的‘橫向擴張’;到2023年全面換軌質價比,拉動中等消費價位市場擴張,從存量中提質增效的新錨點,家投行業正在走過一個十字路口!”業內專家表示,本土家用投影市場爆發以來,2023年是最重要的轉折點(很可能不需要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