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歐盟針對投影機傳統汞燈光源中的“有毒金屬汞”做出了新的規定: 2026 年開始,帶有可更換燈泡的傳統投影機設備(即汞燈投影)可能不再允許在歐盟國家生產或進口。…詳情>>
1月30日-2月2日,2024年歐洲視聽設備與信息系統集成技術展(下稱“ISE展”)上,光峰作為本次參展的“我國投影品牌”的代表,以強有力的核心技術創新為支撐,展示了激光顯示“全場景”應用的未來魅力。…詳情>>
2023年,中國家用智能投影行業不同于前幾年的快速增長,在居民謹慎消費的影響下,行業規模為量額雙降表現。 …詳情>>
近日,洛圖科技(RUNTO)發布最新的《中國智能投影零售市場月度追蹤》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大陸地區智能投影市場銷量為586.4萬臺,同比下降5.1%;銷額為103.7億元,同比下降17.3%——對于這一數據,業內悲觀看法不少:主要的悲觀點有兩個,第一是,500元以下低質低價產品占比過多、第二是,市場降幅問題。…詳情>>
2023年,中國智能投影市場銷量為586.4萬臺,同比下降5.1%;銷額為103.7億元,同比下降17.3%;銷額降幅顯著高于銷量降幅。…詳情>>
CES2024大展上,顯示產品最火的新概念品類是什么?這個問題不好回答,因為包括激光顯示、micro LED顯示、OLED顯示、柔性顯示等等新技術都在大量進入創新高潮。其中,作為我國企業占據主導的激光顯示品類,在2024年的CES展會上的創新升級更是進一步突破。同時在車載、家用、商用等產品線表現出更具“靈活性”的創新機遇。…詳情>>
據洛圖科技數據預測2023年全年全球投影機出貨量將達到1827萬臺,同比增長2.4%,低于此前預期。其中,前三季度出貨1350萬臺,同比增長4.5%。——全球投影市場正在經歷結構性下滑和宏觀性低溫,兩大成長壓力。…詳情>>
余大嘴口中 “ 1000 萬內最好的 SUV ” 問界M9 ,讓大家苦等大半年以后終于正式發布了。對于這款車型的特點,有很多贊嘆之言:比如,智能主被動安全升級、“巨大”內部空間設計、超L3++的智能駕駛等等。但是,這些傳統視角之外,問界M9 還是當今“含投影量”最高的汽車。…詳情>>
行業發展新的階段,決定了2024年必然是投影產業企業“用盡解數”通過創新供給,實現市場防御的關鍵一年。預計,商教市場會繼續在智能、新光源、低成本上進攻,家用市場繼續在質價比上狂奔,工程市場的中外品牌較量也會持續加劇…… …詳情>>
中國客廳智能設備包括智能投影、智能電視、智能平板、智能音箱、回音壁、智能盒子、XR、智能門鎖、監控攝像頭等產品的線上監測市場(不含抖快等內容電商)總零售量為751萬臺,同比下降18.2%;總零售額達132億元,同比下降19.8%。…詳情>>
2023年前三季度,全球投影機市場出貨量達到1350萬臺,同比增長4.5%;預計全年出貨量將達到1827萬臺,同比增長2.4%。…詳情>>
2023年家用投影市場走過了“劇烈轉折”的一年。總銷量下滑、行業品牌競爭和技術路線競爭加劇、中低端市場占比繼續增長等等變化,讓行業企業必須用盡渾身解數來保持“自己的銷售額、盈利額”地位。本文就帶領大家從“十大關鍵詞”的角度,重溫一下2023年家投行業究竟經歷了什么樣的“轉變”。…詳情>>
連續5年百萬臺增量的智能投影機市場在2023年進入“存量”時代!這標志著,家用為主的這一輪長達10年的國內投影市場“增長紅利”進入尾聲。2023年正在成為過去10年來“家投”行業最重要的轉折點之一。…詳情>>
2023年以來,投影機行業在技術進步上的競爭日趨白熱化。包括光閥、光源、鏡頭、屏幕和產品附件功能設計都在日益追求“品牌獨立的話語權”和“差異化的市場消費供給”。這決定了未來投影機市場的競爭走勢、特別是家用消費為主的智能投影走勢日益向“高度復雜化”發展。而技術進步、成本表現和綜合體驗,三者如何平衡也將決定“誰能崛起”。…詳情>>
“我們已經跨過一道門檻——智能投影產業發展的關鍵門檻!”業內資深人士指出,在剛剛過去的雙十一購物季上,智能投影確認了一件“僅次于這個行業和物種誕生意義”的重大變革。…詳情>>
DLP智能投影占比回暖,以價格的下探帶動銷量的上漲。而1LCD智能投影的市場均價比前三季度上漲了6%,對于兩個陣營的企業都拿出了各自的開家本領,未來的競爭依然充滿著想象。…詳情>>
2023年雙十一大促期間(10月23日-11月12日),中國智能投影(不含激光電視)在線上公開零售渠道的銷量為43.2萬臺,同比下降12.3%;銷額為9.6億元,同比下降24.0%…詳情>>
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一些企業為了獲取市場份額,存在虛標參數等問題,給行業發展掛上了倒車檔,也給消費者體驗帶來了困擾,智能投影如何選擇成了一大話題。…詳情>>
從全球看,顯示面板企業、特別是液晶面板企業布局Micro LED產業鏈已經成為一大趨勢:除上文兩個案例外,TCL華星與三安光電合作成立了芯穎顯示、富采則與友達、群創形成另一大陣營。此外,傳統彩電品牌也加大了這一行業布局,例如,康佳自建Micro LED項目、海信控股乾照光電等。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