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子商會常務副會長王寧
液晶和等離子的性價比狀況
新浪科技:從目前中國的平板電視市場情況來看,液晶電視的市場價格在持續(xù)下調,等離子電視會在價格上會作何調整呢?
陸刃波:國內液晶電視價格持續(xù)下調,確實給等離子電視帶來很大的壓力,不少彩電企業(yè)紛紛在平板電視策略上開始倒向液晶電視,等離子電視現在也就剩下松下、長虹、LG、海信、三星,日立還處在搖擺不定的位置。能堅持下來的企業(yè)必定是想有所作為的,等離子電視的市場優(yōu)勢就是性價比優(yōu)勢,液晶降,等離子肯定也會跟著降,當然,這個“降”不是斗氣“降”。等離子電視低端產品的價格在9000元左右,我想這個已經差不多到底線了,同樣是42寸的等離子,高的有賣到兩萬多的,這類產品就還有降價空間。液晶降價對等離子電視的威脅還只是停留在50寸以下,未來隨著消費需求向更大尺寸發(fā)展,等離子電視在價格競爭上會更有余地。
王寧:我想任何一個制造企業(yè)都不愿意看到價格競爭的惡性循環(huán),況且現在平板電視產業(yè)上游資源都掌握在國外企業(yè)手上,整機制造的毛利有限,國內彩電企業(yè)也是努力通過產品功能方面的創(chuàng)新,來提升產品價值,可以上網的電視、帶打印功能的電視、可錄像的電視等等。企業(yè)產品價格的下調,應來源于市場需求因素的影響,當為阻擊競爭對手的刻意降價成為一種普遍現象的時候,在很大程度上會破壞整個產業(yè)的良性發(fā)展。
企業(yè)代表:松下繁實建史:目前參與競爭的廠家品牌一共20幾家,存在比較激烈的價格競爭。如果是只有價格競爭的話,產品自身的品質也受影響,那么如果某一家品牌或者廠家開始打價格戰(zhàn)的話,對行業(yè)、對消費者、對社會我認為好處不大。為了讓更多的消費者接受平板電視,價格下降是肯定需要的,因為目前平板電視的價格是比較貴的,但是廠家犧牲自己的利潤或者為了確保利潤降低品質,這個做法是不應該的。
長虹吳定剛:平板電視降價幅度不會太大了,現在韓國、日本的平均生活水平都要比我們高,他們的平板產品比我們貴20-30%,美國還要更高些,但是它們產品的配置卻并不比我們高。現在中國人享受的家電或者手機,應該說是全世界最好的,也是性價比最好的。
未來中國彩電格局
新浪科技:現在是各種彩電顯示方式共存的局面,未來還有更多顯示方式(SED、正投影電視、可折卷電視等)會逐漸發(fā)展起來,電視產品也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fā)展。那么未來中國彩電格局將會是怎樣的呢?
王寧:預計今年平板電視銷量占國內彩電整體銷售的12%以上,40寸以上平板電視中,等離子占60%左右,另外在大尺寸需求增強趨勢的帶動下,背投彩電銷量也有所回升,而傳統(tǒng)CRT彩電仍占據80%以上銷量份額。
彩電城市需求與農村市場需求各占一半,未來3-5年里,中國農村市場仍會以傳統(tǒng)CRT需求為主,這為CRT提供了一部分穩(wěn)定的市場份額。城市市場逐漸轉向平板普及,平板電視領域,液晶和等離子電視將在大尺寸需求成規(guī)模之時開始正式較量,兩者會是此消彼長的關系。
企業(yè)觀點:長虹吳定剛:在長虹看來,PDP和LCD同樣重要。根據兩者不同的技術特點及市場應用情況,長虹積極進行了應用技術的研發(fā)。另外,長虹還著眼于PDP、LCD各自存在的技術“短板”問題,花重金投入研發(fā),于今年年初推出了“量子芯”技術,并成功應用于PDP和LCD電視上,以千億次/秒的處理速度,極大地提高了圖像的畫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