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我和有一些專家聊的時候他們講到這么一個情況,國產品牌現在面對外資的價格戰絕對打不起,因為外資掌握有整個產業鏈,在成本上會更低一些,如果將來外資要想在二三級市場拓展也通過價格戰這種方式,國產的肯定就會失守這個市場。你覺得是不是這種情況?
葉平:我相信價格只是一個因素,剛才我分析了六個因素,如果只有一個因素那我們肯定就失守了。現在問題是有六個因素,這六個因素你能不能其中找一些因素,使得你做得更好一些呢?比如說國內品牌你能不能在技術上除了面板以外我就不相信沒有其它的技術問題了嗎,比如說在產品的策略上,你除了低價能不能再做一點兒別的,比如說在價格定位上,在所謂的聚焦上我剛才講外資有聚焦戰略,我們講有舍才有得,能不能舍一些聚焦一些,把有限的力量集中在某一個領域做得更好,有很多可探討的路,當然這些路是不是能走得再看,絕不光是一個價格問題。
主持人:剛才您也說到有很多因素,實際上有這么一個情況我們也注意到,從去年到今年這一段時間之內內資的這些企業新品推出速度非常快,不管推出什么六基色還是流媒體,國內的企業推出概念和新品比較多,但是外資推出新品的速度還是比較慢的,你覺得推出新品速度非常快對于國產品牌是一種優勢還是一種劣勢?
葉平:你剛才說的分成兩個概念,就像我們排兵布陣一樣,一個是數量的多少,假設一大堆人是很多,但是素質高的不多,你在打仗上肯定贏不了。所以數量是一個問題,另一個問題就是質量。新品也是,新品推的速度快不就是量多嗎,但是效率如何呢?人家一個新品假設有一個機型能賣你一個機型五倍的量,你推出五個新品才能抵得上我一個新品,也不見得能夠在這個市場上戰勝我。中國最重要的是優化產品策略,而不是推出的新品多就一定能夠贏。
主持人:不但推新品還要推精品。
葉平:對,新品出來了就得震一下市場。
主持人:剛才您分析的六個原因里面其中有品牌形象的原因,其實對于很多消費者來說我相信很多消費者心目當中還是認為外資的質量更好一點。實際從客觀的角度來說,可能兩者的質量或者技術上的差別并沒有消費者眼中的那么大,外資的品牌形象可能更有拉動力。內資平板電視的企業今后在品牌建設上怎么做?
葉平:首先不能整天想著價格戰,這是最基本的原則。看到國外品牌只看到它打價格戰的一面,沒有看到其它五個方面,那唯一的競爭方式就是比它價格還低,那你這個品牌就不可能做起來了。誰也沒聽說過最便宜的品牌是世界上最好的品牌,總的來說當然貴的東西不見得是最好的東西,但是便宜的東西肯定不是一個太好的東西。我認為第一個就要樹立起來我在業內的形象。你想做品牌的話第一個就要樹立起我的價格不是最低,我不敢說非得最高,但是我能做到不是最低,或者中等或者中等偏上一點,或者是某一些機型能夠比別人更高一些,首先得有這種理念。否則整天想著低價,那品牌根本就做不起來。衡量一個人和一個品牌的好壞都是很難衡量的,但是從價格上就能衡量出來。同樣的東西你比別人賣得便宜,相信你品牌的價值就不敢說行。
第二,要有長遠的觀點,不是僅僅看目前,比如打五一、十一長假,把價格降下來,多賣了多少臺就開始宣傳這種短期行為。做品牌絕對不是短期行為,它不會像我們互聯網有時候一夜暴富。其它的比如技術什么的就不說了,至少這兩點,第一敢于不賣低價,說明你至少對自己產品有底氣;第二就是有長遠的觀點,不是僅看短時間的銷售額。
主持人:可不可以這樣說,要做一個長期的規劃?不能只看眼前的市場份額。
葉平: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