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普:進入穩步攀升期
夏普在中國市場投入的主要彩電產品為液晶電視,今年的市場業績穩步攀升。據中怡康提供的今年1-10月液晶電視零售情況統計,夏普零售額占有率為6.66%,位列第八,而零售量占有率為5.04%,位列第11。這一成績較之去年10月,表現為穩步上升態勢。去年10月,夏普零售額占有率和零售量占有率都在第13名。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4月以來夏普全球和夏普(中國)相繼換帥:一直負責大尺寸液晶面板及液晶電視兩大核心事業的片山干雄成為夏普全球新社長,而夏普(中國)掌門人林挺慶換成原日本夏普歐美事業戰略部部長大澤敏志。從上述業績看出,雖然經歷了兩次換帥,但夏普液晶電視的市場成果也取得了平穩過渡和攀升。
總體來看,夏普液晶業績穩步上升的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建立更先進的液晶面板生產線,不僅是在技術上繼續保持領先,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大尺寸液晶面板的生產效率。搶占大屏市場的先機。繼2006年8月,率先投產第8代液晶面板,今年7月31日,夏普又率先拋出了全球最先進的第10代線將于2010年投產的計劃,意在將大屏先機優勢持續到底。
二是價格策略有所松動。夏普在中國不再固守高位價格,而采取更為靈活的策略。同時在產品尺寸結構上,則是高、中、低端產品兼顧,滿足中國消費者多元化需求。
三是強化品牌推廣和渠道建設。夏普今年加大品牌推廣強度,促進了終端銷售。渠道方面,除與蘇寧結盟,夏普還加快從沿海城市到內陸城市的滲透,今年在成都、西安、烏魯木齊設立了營業機構。
具體在液晶電視產品策略方面,夏普同三星和索尼等國外品牌一樣,在2006年就非常明顯地將主要精力置于推出40英寸以上的大屏幕高端市場,其大尺寸液晶電視的市場業績相對整體業績非常突出。其中,最好的是47英寸以上的液晶電視,今年1-10月零售額占有率和零售量占有率依然保持第一的位置,分別是38.69%和35.75%。這得益于夏普于2006年8月,在日本龜山工廠開始投產了全球首條第8代液晶生產線,使其切割大屏液晶面板的效率更高。三星與索尼的合資公司S-LCD在一年之后才開始投產第8代液晶生產線。為夏普在46英寸和50英寸級液晶電視搶占市場贏得了先機。
此外,夏普在37英寸液晶電視市場表現也不錯。據中怡康統計數據,今年1月至10月零售額占有率位列第一,零售量占有率排在海信和創維之后,位列第三。
夏普在全球市場無疑是液晶技術的霸主,但其在中國市場地位與其在全球市場的地位仍有差距。未來夏普仍需在進一步將技術先發優勢,轉化成爭奪市場的利器方面多下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