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垂直集成和應用方向發展
預計2007年,受產品結構調整影響,國內彩電總產量將比上年減少約6.5%,總量約為8200萬臺,其中,CRT彩電總產量將比上年減少大約20%,總量大約在5100萬臺水平;LCD彩電產量將比上年增長約53%,總量接近3000萬臺水平;預計2007年等離子產量將超過120萬臺,但比上年會有大約7%的小幅度下降;背投電視的規模第四季度預計不會發生太大變化,基本維持第三季度水平。
預計全行業呈現以下六大趨勢:
一是未來彩電業的發展向垂直集成方向和應用方向發展。平板顯示技術和數字技術的突飛猛進,彩電行業的重心正從傳統的CRT轉向平板電視,新的產業鏈價值分配體系正在形成。產品價值向元器件關鍵環節集聚,彩電制造過程扁平化,同時產品價值向應用層的核心環節集聚,提升使用價值,產品與內容的結合越來越密切,帶來全球彩電行業格局的變化和震蕩。出現跨越制造業和運營業界限的大公司,這類企業將具有較強的總成生產能力,具有對“大產業鏈”(包含關鍵元器件、應用、新一代網絡傳輸技術)的垂直集成能力。
二是出現新一輪企業并購、聯合合作新熱潮。新型顯示器件投資成十倍成百倍增加,要求短期內有高額回報,技術和市場風險大,在發展平板顯示時必須利用顯示器產業鏈產品向中國轉移發展機遇,吸收國際資本、擴大投資規模,拉動市場規模增長。在這種形勢下,重大技術新產品的研發和應用,需要企業共同合作開發,聯合制定標準,以掌握市場制高點,大的跨國公司將組成資本、技術戰略聯盟,出現聯合合作與競爭并存的局面。
三是市場結構處于重新細分過程中,新格局正在形成。我國顯示技術呈多元化趨勢,已初具產業規模的彩電技術主要有CRT、LCD、PDP及背投電視,LCD產品與產業化最為成熟,市場應用最廣泛,已成為平板顯示產業發展主流。此外,OLED柔性顯示技術雖然還不能實現產業化,但將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值得關注。
四是在新世紀里,全球消費電子產業的發展出現了以視頻、移動、交互和無線技術為核心的熱點,帶來新的經濟增長點。數字技術、網絡技術和廣播電視技術的融合發展,即“三網融合”的產業發展趨勢,將直接促進計算機、通訊產品、消費電子產品與內容的融合應用和相互滲透,即“4C”(消費電子、計算機、通信產品、內容)產品發展趨勢。出現了行業間、跨行業、跨國界的企業重組,導致傳統的專業化界限逐漸消失,將形成網絡傳輸產業、信息家電產業、新的信息服務業。新的產業格局正在形成,為中國彩電業轉型提供了重要的機遇。依托“三網融合”、3G、4C等產業環境優勢,彩電將發展為多媒體、多功能顯示終端。
五是彩電行業將發展成為全球性的資源配置和市場配置的國際化行業。產業端的競爭將圍繞顯示器件的技術進步和產業化投資展開,應用端的競爭將圍繞數字電視和多媒體業務展開,并且朝著融合、滲透的方向發展,催生出新的競爭形態和新業務模式,引發整個行業發生大的變革;以知識產權和標準為主要表現形態的壁壘性競爭手段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品牌、核心技術、投資、制造和營銷方面的綜合競爭力逐漸取代單一競爭優勢,競爭層次和競爭力度不斷提高,資源、市場的全球化更為突出。
六是今后制造業的核心是知識的創造,而不是產品的制造。未來的制造業已經被重新定義,制造業不再是一種可以制造什么的經濟,而是一種能制造什么與該制造什么的經濟。制造業的重心是先創造應用價值然后去制造產品,制造是創造能力的體現。在經濟全球化和新貿易保護日益盛行的形勢下,電子信息企業之間已從產品質量、價格競爭上升到對品牌、核心技術和標準的控制,知識產權已成為企業競爭的基礎和決定勝負的關鍵。發達國家利用技術上的先發優勢,信息壟斷資本集團按照自己的意愿來重新劃定“信息世界地圖”,輔之以“知識產權保護”,大力推行新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和措施,在安全標準、技術法規變化、質量標準、環境標準等設置障礙,局部范圍內的貿易摩擦日益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