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度是如何測出來的呢?
目前業內認可的對比度測量方式是ANSI(美國國家標準化組織)的標準測試方法,其具體步驟是先將待測顯示器的亮度參數和對比度參數進行優化,在保證細節層次的情況下把亮度和對比度調節至最大,然后讓顯示器顯示ANSI對比度測試圖(圖3),測試圖由16個黑白相間色塊組成。

圖3 ANSI對比度測試圖
分別測出16個色塊中心的亮度,8個白色塊的亮度平均值就是最亮亮度,8個黑色塊的亮度平均值就是最暗亮度,然后二者之商就是最后得到的對比度參數。這種測試方法能夠真實反映顯示器的實際工作狀況,因此測量值被稱為“有效對比度”或者優化對比度。
按照有效對比度的測量方法,絕大多數廠商的顯示器是根本達不到1000∶1以上的對比度的,那么它們所謂的“動態對比度”又是如何測量出來的呢?下面我們來看一個例子。
這種測試方法又被稱作Full On/Full Off(全開全關)測試法,按照這種方法,我們可以看到這臺顯示器的對比度就是243÷0.151=1609∶1(近似值)。

圖4 Step 1:首先調整好LCD顯示器的亮度和對比度參數等待測試

圖5 Step 2:在全黑環境下讓LCD輸出全黑畫面來測量其最暗亮度——0.151cd/m2。(注意:此時顯示器正在啟用動態對比度技術,背光模塊幾乎到了不工作的狀態。)
圖6 Step3:在屏幕的右上角輸出白色方塊來測量其最大亮度——243cd/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