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在北京的很多小區,電梯內的液晶電視被頻頻撤下,公寓樓宇電視也再度飽受質疑。以一棟10層公寓為例計算,一梯兩戶,每戶平均3口人,總人數約在60人左右,人流量如此之少,廣告效果自然無從談起。而穿梭于大街小巷的快遞員卻成為了樓宇電視的主要觀眾。
盡管樓宇電視咄咄逼人,將受眾“圍追堵截”在狹小的電梯間,但在樓宇電視狹小的空間中,往上走只能碰到“天花板”。無論是主動撤下,還是被動撤下,對于眾多樓宇電視提供商來說,都不失為明智之舉。
上海海略管理信息咨詢公司在上海和北京兩地進行調研,對商業寫字樓內工作的白領人士進行隨機攔截訪問。調查顯示,白領偶爾或從不看樓宇視頻廣告的占55.6%,經?礃怯钜曨l廣告并能留下深刻印象的僅占10.1%,經?礃怯钜曨l廣告并影響到購物欲望的僅占6.3%。
在外界看來,樓宇視頻的致命傷口在于只能播放商業廣告,同樣的廣告反復播放,更新周期較長。嚴格意義上來說,樓宇電視僅僅是一種“廣告播放”,而電視、報紙還是互聯網,受眾首先看的是內容,被內容所吸引,然后才接受廣告。內容是廣告主、受眾之間的主要橋梁,但樓宇電視基本不具備這個功能。
此外,樓宇電視的主渠道依然是寫字樓,然而隨著與大量樓宇的簽約陸續到期,很多樓宇開始要求抬高價格,王府井和國貿的部分樓宇里甚至成倍增長。在分眾傳媒最初開發這個縫隙市場的時候,沒有人認識到其中的價值,但是,當其成功的名聲遠播的時候,樓宇電視的租金也隨之水漲船高。
再次,樓宇電梯間人的停留時間較短,且相對比較焦慮,很難認真看廣告,傳播效果難以評估。而廣告播放的細分是非常重要的,不僅要做到地域細分,同時要做到內容細分,但是,樓宇電視目前很難做到,其采取人工播放的方式,每周才更換一次內容,同時各種廣告魚龍混雜,傳播效果必然受到影響。
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催生了更多細分的樓宇電視新軍。香港晨星集團投資的健康傳媒,聯想投資的廣源列車傳媒,有著政府背景的北京城市電視,占據了國內主要機場的航美傳媒以及在大賣場有相當優勢的上海璽誠傳媒等等,正分食著樓宇電視有限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