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來,關于液晶面板漲價將使平板電視全面漲價,外資平板即將全面漲價等聲音,一直充斥著整個平板電視市場,一向以降價為主旋律的平板電視會否逆市漲價也讓業界有諸多猜想。但近日記者發現,液晶漲價在終端市場上尚未有反映,“降價”之舉倒已提前拉開了序幕。目前雖尚未進入“金九銀十”,不少廠家已開始預謀降價,而降價的“主力”多為高端的合資品牌,也有部分國產品牌開始反擊,欲從大尺寸液晶突圍。提前近2個月打響價格戰,足見今年平板行業競爭之激烈。
合資成降價主力
“這次液晶電視的集體調價涉及范圍很廣,例如東芝、夏普、索尼、飛利浦等大部分合資品牌都加入了價格戰團,降價將從這個月底開始。”國美電器廣州分公司總經理高集群透露。
同時記者也從相關渠道了解到,此番液晶電視降價的主力仍是合資品牌,幅度將會在10%到20%左右,而型號則囊括了液晶電視32英寸、37英寸、40英寸、42英寸和47英寸等幾乎全線產品。不過,有業內人士指出,現在37寸以下的小尺寸液晶已經沒有什么利潤空間了,要降也降不了多少,降價的主力恐怕還是在40寸以上的大尺寸液晶電視。
廣州蘇寧黑電事業部部長丁立鵬也表示,現在不管是合資還是國產品牌都已經針對“十一”黃金周開始做部署,早在7月底就已經接到廠家通知,要做降價的準備,只是尚沒有把降價做的很明顯,而是通過別的方式例如贈品更豐厚,或者價格靈活度提高來體現價格的降低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