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市場份額來看,外資品牌彩電在平板電視時代依然保持優勢,今年“十一黃金周”期間,國產品牌彩電發起了一波價格沖擊,為的是搶奪更多市場份額。國產品牌彩電依然掙扎在價格競爭的怪圈之中,你如何看待與外資品牌的市場爭奪?
張學斌:在一線城市,國產品牌和外資品牌平板電視的銷售差距在縮小,這個趨勢在最近一個多月更明顯。去年外資品牌比重大,今年出現了很多新變化。首先,外資品牌整體降價幅度不像去年那么猛烈,因為他們的價格已經和國產品牌相差無幾,沒有太大降價空間。其次,國產品牌提升了自己的短板,比如強化工業設計,在產品性能上走在前面。另外,本土作戰的國產品牌擁有比較豐富的市場營銷與推廣經驗,這也是不容小覷的比較優勢。
實際上,即使是2007年,國產品牌平板電視的總量也絕對不輸于外資品牌,因為我們有二三級市場。比如去年我們與規模最大的外資品牌銷量相比,比它多一倍,但是在中心城市我們弱一些。
記者:今年國內幾大“黑電”巨頭都推進了各自的模組項目,創維也和LGD(LG Display)合資建立液晶模組廠。國產“黑電”巨頭齊進“中上游”的競爭已經不可避免,在往更上游的液晶產業進軍上,創維有怎樣的規劃?
張學斌:現在國內幾大品牌都介入到平板模組,是為了穩定供應,降低成本,創維希望能在產品的技術方面有更大的突破與作為。平板上游投資高、風險大,實事求是地說,國內平板整機廠都沒有能力做比模組更“上游”的項目。終端廠條件成熟可以做前端,不成熟就不一定要去做。我們走的路是產業聯盟,選擇有競爭力的上游伙伴,并不是獨立投資。
記者:鑒于旗下主營手機業務的創維移動因業績不佳陷入困境,創維數碼(00751.HK)將創維移動80%的股權出售給其經銷商兼債務人寶易通訊公司及亮成集團,售價分別為1元人民幣和1港元。新股東進入創維移動帶來了怎樣的變化?
張學斌:新股東進來后對業務模式、方向都做了調整,他們的態度比較積極。市場定位有了明顯調整,以前主要做大眾消費市場,現在啟動了海外市場和運營商市場,同時涉足專業市場。寶易通訊公司及亮成集團介入之后,正在做市場結構調整,國內市場銷量也在放大,同時拓展東南亞等海外市場。據我所知,創維移動成立了海外營銷中心,采取境外采購、境外銷售和境內生產的模式來提高創維手機的海外競爭力。
記者:3C融合是IT、家電和通訊三大產業整合前行的趨勢,創維也曾經在這一趨勢上有著強烈企圖。最近,創維也聯合閃聯、聯想開展聯合營銷。立足未來,創維的3C戰略如何去重新架構?
張學斌:3C融合是先走一步再走一步。創維先走的是流媒體電視,然后做了酷開電視,再有“酷開網”。現在,創維跟閃聯、聯想聯合更加緊密。閃聯(指在家庭、辦公和公共環境中,通過定義一系列的協議標準,支持各種信息設備、家用電器、通訊設備之間自動發現、動態組網、資源共享和協同服務。)里也有企業可以或者已經推了帶閃聯標準的彩電,但是都還沒有上市。本身閃聯標準有很多版本,它也不斷地在改。我記得剛開始的時候基本上每一家都有帶閃聯標準的彩電,高交會也參展了。但是后來在市場上大家都沒有去推,原因有很多,我認為現在可以做這個事兒,我們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