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庫存壓力大,亦或是本身成本的降低,國產彩電的價格下降必然更多的搶占合資彩電的市場份額,而應對國產彩電的集體降價,合資又是否跟進?
記者在廣州各家電賣場注意到,雖然合資彩電有“直降5991元”甚至有額外贈品相送等優惠,但是對于售價在29990元的52寸彩電而言,降價之后仍要20000余元,這樣的促銷顯然只是動了皮毛而已。
高集群分析認為,合資品牌目前已有所動作,但是跟進的幅度并不大。之前,合資品牌依靠自己強大的產業鏈優勢,可以垂直整合手里的資源。而現在經濟環境不好,屏方面利潤萎縮的厲害,例如三星、夏普、LG等都用自己生產的屏,因此降價空間有限。他預計,合資品牌大的促銷將會在12月初啟動。
在現階段的市場形勢下,外資品牌擁有的最大優勢便是其在全球市場范圍可以進行宏觀調控,減少庫存壓力。
經濟危機來了,很多外資品牌都傳來季度虧損的消息,在此情況下,降價尤其要謹慎。”劉步塵分析認為,從以往經驗看,國產品牌發起的降價,外資品牌一般不會跟進,尤其在這個“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季節。外資品牌是否降價,一般取決于市場占有率大幅下降,與國產品牌價格落差過大之時。
三星華南大區AV銷售總監陸祖榮表示,目前在國內的銷售情況很良好,沒有庫存壓力。
索尼、LG等公司的相關人士也向記者證實,盡管他們已獲悉國產液晶大幅降價的消息,但公司并沒有特別針對此次降價進行的降價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