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消息 由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CVIA)三方聯合主辦、奧維咨詢(AVC)承辦的“2008年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經濟運行公報暨中國彩電行業研究年度發布會”今日在北京西苑飯店舉行。
政府、協會共同引導,為促進彩電行業新跨越提供強大動力
在此次會上,政府和行業協會的主管領導全面透析了新經濟環境下,宏觀經濟形勢和國家政策措施,分析了產業形勢和發展趨勢,以及新經濟形勢下,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白為民秘書長為大會致詞,并對在當前經濟形勢下召開此次發布會的重要意義和及時性進行了充分肯定。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高素梅副巡視員對2008年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的整體發展情況與運行特點以及2009年的發展形勢進行了系統分析,并指出在當前形勢下,盡快落實國家有關支持產業平穩發展和轉型升級的各項舉措,對于抵御電子信息產業增速下滑的不利局面有重大影響。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集成電路處關白玉處長分析了新經濟形勢下,加快推進實施“核高基”專項工程的重要性和戰略意義。
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林元芳副會長總結分析了中國彩電行業2008年整體發展狀況和產銷出口形勢,并就中國彩電產業轉型進程與轉型期應重點關注的問題進行了系統闡述。林元芳副會長指出,2008年的中國彩電市場是一個充滿變數和懸念的市場,據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的統計預測:2008年我國彩電總產量將達到8932萬臺,比2008年增長1.4%;出口將達到5015萬臺,同比增長5.1%;出口占產量的比重將達到56.1%,比2007年提高2個百分點;同時,我國彩電行業產品結構平板化調整的趨勢進一步明朗:2008年共生產CRT彩電4540萬臺,同比減少-17.4%,占彩電總產量的比重從2007年的62.4%下降到50.8%;生產液晶電視4090萬臺,同比增加29.6%;生產等離子電視298.4萬臺,同比增加119.4%;平板電視的產量比重從2007年的37.3%提高到目前的49.1%。
針對中國彩電產業轉型進程,林會長呼吁一定要加深對我國彩電行業結構調整轉型內涵和必要性的共識,他指出:彩電工業的轉型是伴隨平板化、數字化、網絡化和互聯互通同步進行的復雜系統工程,彩電從單純的廣播電視收視終端變成多媒體、多功能的信息終端,將成為“三網融合”、“三電一體”的主要載體之一,同時也成為數字電視和數字家庭的核心設備,對于發展信息化國家而言,具有基礎產業地位和戰略意義。如果不盡早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我國彩電行業30年發展所形成的全球產業45%的加工能力、20%左右自有品牌占有率和占有全球15%~20%份額的國內市場,將不可避免地被國際跨國公司所蠶食,使多年來積累的市場、技術、品牌優勢付之東流。
林副會長指出,當前,中國彩電產業正處在戰略轉型的關鍵時期,面臨復雜多變的形勢,必須加強創新,對面臨的關鍵問題有充分認識、高度重視和充足的準備及應對:一是發展思維要創新,必須超越傳統的產品競爭思維,實施滿足需求多元化的差異化戰略,回歸到以用戶需求為核心;二是加快實施包括制造業和運營業在內的大產業鏈戰略,構建新的產業鏈和價值體系,提升行業的核心競爭力;三是建立知識產杈和標準規范體系,提升行業話語權,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以內需市場支撐自主知識產權標準的產業化和技術持續發展;四是探索融合發展的新模式,促進形成和諧共贏的產業生態圈,彩電企業要適應網絡經濟時代的發展趨勢,做好與電信運營商、廣播電視運營商合作發展的模式準備和技術儲備;五是加大技術攻關力度,把握節能環保發展趨勢,突破國際市場新的技術高度,提升我國彩電行業的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