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產業日韓企業著重強強聯合
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它看起來是如此的荒誕。但是作為國人卻很難由此發笑。在今天的國際液晶產業整合中,總體實力排名,無論是韓國的LG、三星,還是日本的夏普、日立,或者臺灣省的幾家企業均排在我國大陸的京東方、上廣電、昆山龍騰三家企業的之前。但是,有趣的是日韓的強勢企業卻要進行企業間的聯合,且其動作速度非常之快。而國內三家企業,作為最弱的一方,卻在陷入內斗和各自為政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近日,索尼和夏普正式宣布達成合作建設十代液晶面板線的計劃。這是在松下和日立宣布合作建設八代線以后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國際液晶產業又一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整合行動。而此前索尼已經與三星合作建設了一條八代線。除此之外,先鋒和東芝也屬于夏普的合作伙伴,佳能則加入了松下和日立的聯合項目。
液晶產業日韓企業著重強強聯合
而國內企業,京東方、上廣電、昆山龍騰早在06年就已經開始的聯合談判至今無果。在07年液晶產業利潤情況回暖的背景下,甚至三家企業有各自拋出了自己的“建設計劃”——只不過這些新的項目也僅是集中在想象中的六代線,和國際主流的日韓臺企業著重建設的八代、八代半和十代線根本不具有抗衡的實力。
在日韓的企業整合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國家背景和清晰的企業目標。索尼在選擇與三星建設八代線的時候,夏普依然堅持液晶屏幕自產自銷:索尼這個時期完全沒有和夏普合作的機會。而那個時期的松下和日立依然把主要經歷放在等離子項目上——事實上,在05年之前所有日系企業,除了夏普之外都在重點發展等離子產業。
在于三星的合作中,索尼成功的打入了液晶產業鏈。之前索尼的計劃主要圍繞著場致發光技術和OLED技術。目前前者已經幾乎是胎死腹中,后者雖然進展很大,但是短期很難達到與液晶抗衡的水平。而作為一貫將自己視為國際視聽產業第一品牌的索尼,則決然不會放棄液晶時代的競爭。于是尋求聯合生產則成為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