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清”未來出路如何?
教育消費者,還高清之本來面目
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告訴消費者什么是真正的高清電視?判斷電視機畫質效果除了分辨率之外還應關注哪些指標?這是政府、行業組織、廠家、媒體、商家、研究機構應擔當此任。
信息產業部頒發的高清數字電視標準中提出了25個指標,但便于消費者理解,我們綜合出簡化的幾個衡量電視機畫面質量的指標。
指標名稱 |
指標定義(通俗定義) |
消費者利益 |
測試畫面 |
靜態清晰度 |
靜態畫面下可以達到的清晰度,主要與物理分辨率有關 |
觀看靜態畫面效果好,清晰。 |
一般風光、景物、人物畫面。 |
動態清晰度 |
動態畫面下可以達到的清晰度,主要與分辨率、響應時間、倍頻技術、動態補償技術有關 |
動態畫面,尤其是快速運動畫面效果好,清晰度高。對觀看體育節目、電影等尤為重要。 |
體育賽事;動作電影;快速變動、飄動的畫面。 |
對比度 |
畫面可以達到的最高亮度和最低亮度之比值。有暗室對比和明室對比之分。主要與面板有關。 |
對比度高,畫面極亮部分和極暗部分的細節都能較好展示。 |
電影中陰暗的或者明亮的場景 |
亮度 |
畫面明亮程度,有峰值亮度和全屏亮度之分。主要與面板有關。 |
畫面亮麗,尤其在環境光線較亮時畫面依然有明亮表現。 |
一般風光、景物、人物畫面 |
灰度等級 |
由最暗至最亮過程中可以分辨的等級。主要與面板和電路處理技術有關。 |
畫面層次感,立體感強 |
場景復雜,亮暗變化的畫面 |
色彩還原度 |
畫面色彩與真實色彩的還原程度。主要與面板和芯片技術有關。 |
還原度越高,畫面越逼真,色彩越接近實物。 |
人臉、植物;或者色彩豐富多變的畫面 |
決定畫面清晰度,觀看效果的是綜合畫面質量,而不是僅僅看一個“物理分辨率” |
制造消費體驗,感受什么是高清
第一種是讓消費者親身體驗,享受高清電視帶來的利益。2006年6月世界杯期間,美國TI公司用他們的高清前投影機、DLP電視機,接收央視轉播的世界杯高清信號,組織上海的消費者免費觀看,這就是一種制造消費者體驗的例子。在美國的BestBuy,電視機展臺播放的都是高清節目,使消費者在選購電視的時候就真正體驗了什么是高清節目。
第二種是讓消費者親身體驗,通過觀看各種不同的圖像,親自判別:靜態分辨率、動態分辨率、對比度、灰度等級、色彩還原等與畫質緊密相關的指標,理解不同技術類型的電視在不同畫質指標上的優劣勢。上海松下等離子公司已經做了這方面的嘗試,結果表明,等離子電視在動態清晰度、對比度、灰度等級等方面有著明顯的優勢。
摒棄過分低價,生產更多的精品
在短期內,低價策略是非常有效的工具,但從長期來看,對大多數企業來說,成功的幾率是非常低的。
趨優消費,一定是未來的發展趨勢,我們的高清電視要符合這一趨勢。切不可把高清電視做成DVD,買到幾百元,除了500線,什么都沒有了。
合作共贏,共創高清市場
但靠任何一家企業、任何一個行業,都不能完成發展中國高清產業的重任。
摒棄“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但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的理念,顯示終端生產廠家、銷售渠道、高清運營商、高清內容制作商等,應該攜起手來,共同打造中國高清產業和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