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行業應用而言,新行業對安防的需求在不斷加大,老行業對安防需求在不斷深化;從競爭態勢來看,安防所呈現出來的商機仍然在吸引著大量的企業進入其中,競爭態勢愈來愈激烈;而在此環境之下,戰略性合作也成為企業們在面對競爭時的重要選擇;除此之外,融資上市、戰略并購仍在不斷上演。
從行業應用而言,新行業對安防的需求在不斷加大,老行業對安防需求在不斷深化;從競爭態勢來看,安防所呈現出來的商機仍然在吸引著大量的企業進入其中,競爭態勢愈來愈激烈;而在此環境之下,戰略性合作也成為企業們在面對競爭時的重要選擇;除此之外,融資上市、戰略并購仍在不斷上演。
合作成為主基調
著名的咨詢公司麥肯錫曾提出,21世紀企業新戰略就是協作競爭,結盟取勝。競爭是大家搶一塊蛋糕,而合作是一起做大一塊蛋糕。對于中國的安防企業,這個新理念同樣適用。在即將結束的2008年,安防企業們逐漸在摒棄“競爭至上”的單一法則,開始向多元合作的方向發展。總體來看,2008年,安防企業的合作大概可以概括為縱向與橫向兩種模式。
縱向:巨頭們的信號
2008年5月,一則新聞迅速在業界傳開:AxisCommunications、BoschSecuritySystems與SonyCorporation三家企業宣布攜手合作,建立面向全球的開放性論壇,旨在開發網絡視頻產品的接口標準。
這次合作在標準化工作被日益重視的今天,受到業界廣泛關注。據了解,這個被稱為ONVIF(OpenNetworkVideoInterfaceForum)的論壇,是一個獨立的非贏利組織。參與創建該論壇的三方確保論壇的公開性,以藉此發展一項開放的行業標準。
就目前而言,對于網絡攝像機、視頻服務器與視頻管理系統等網絡視頻產品要如何彼此通訊,并沒有全球性的標準。而據介紹,這項由三大外企牽頭制定的新標準,預期將涵蓋諸如視頻碼流、設備搜索、智能目標數據等的接口規范;將推動不同品牌網絡視頻設備之間的整合,協助制造商,軟件開發人員以及獨立軟件廠商確保產品的互連互通性。
一位業內分析人士認為,雖然三家企業宣稱,這次開放性標準論壇是支持目前安防從模擬監控過渡到數字監控義不容辭的責任,但實際上,在數字化設備日漸普及的當下,在業內對數字化設備統一標準接口仍實質性進展之際,三大企業卻選擇了采取實際舉措,這里面也暗含了一個信號,一場“革命”的信號。
然而,在整個數字視頻監控的浪潮里,任何一家或者某幾家企業想完全占據寡頭地位顯然還不現實,它仍需要更多擁有技術的企業進行廣泛參與,所以,開放性論壇的模式就是當下較好的選擇。
從標準化角度來看,這樣的合作,一方面能夠給數字化安防產品的標準化建設,提供一個全新范本;另一方面,“一旦此項標準出臺,很可能會成為事實標準,到那時,標準化的接口再加上三家企業或者更多企業的市場份額,將給中小型企業帶來很大的沖擊。”一位工程企業的老總這樣認為。
促進也好,競爭也罷,無論此項標準最終是否能夠面世,這次合作所帶來的影響都不容忽視。就像Bosch執行副總裁GertvanIperen所言:“這項合作代表我們在建設以網絡視頻監控為重點的國際開放性論壇方面,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實際上,從宏觀層面來看,這種同類產品企業之間的縱向合作、特別是強強企業的縱向合作,在業界較為鮮見。原因很簡單,雖然大家在應用領域、技術構成上有所差別,但畢竟是同類產品,競爭激烈程度還是顯而易見的。但如今,似乎一切都在改變。從此次三巨頭的合作,就能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當下企業在面對競爭時的態度轉變——“商場上,沒有永遠的敵人”。雖然,無論采取何種形式都不能脫離各方對利益的訴求,但就這種開放的、良性的競爭心態,仍是需要我們學習的。
橫向:互補的力量
橫向合作在近幾年合作模式上較為多見,既有產品層面的合作,也有銷售層面的合作。
在產品層面,2008年,與海康推出前端產品同樣吸引眼球的是,年底宣布與開放式IP視頻管理軟件平臺商MilestoneSystems建立技術合作關系。據了解,通過這次合作,海康威視的網絡攝像機以及多功能視頻服務器等眾多IP監控產品,將能夠與Milestone的XProtectIP視頻管理軟件平臺兼容,同時,海康威視將助力該款平臺管理軟件在中國及全球監控市場的推廣。
無獨有偶,就在幾個月之前,同為軟件平臺提供商的國內品牌北京中盛益華(CSVision)科技有限公司就與索尼中國專業系統集團形成戰略合作關系。與海康所采取的合作不同,中盛益華與索尼的合作則是國外硬件商與民族軟件商的優勢結合。雙方的合作涉及Sony第二代、第三代IP攝像機產品以及CSVision網絡視頻監控管理系統。雙方對于此次合作認為,對Sony而言,借助CSVision在數字平臺上的優勢,其數字安防解決方案的應用和集成能力將得到進一步提升;而對CSVision而言,Sony在全球的銷售渠道、品牌推廣等方面具有成熟的經驗和體系,也將加速CSVision安防整體解決方案的推廣。
而在銷售層面,各廠家的合作伙伴大會更是絡繹不絕,北京、杭州、天津、廣州各地都傳來合作的訊號。更有企業,甚至設立“共成長基金”,以獎勵各級渠道商一年來所做出的努力。
無論是縱向還是橫向,企業之間越來越多的合作,從一方面能夠看出目前安防市場的競爭激烈程度,另從一方面也在反映企業在面對競爭時的心態變化。隨著這種合作事件的廣泛化,安防行業缺少巨頭的局面或將被打破,同時無序的競爭環境也將可能得到有效緩解。
上市:內外兼修
從前些年安防企業們紛紛在國外上市開始,上市便成為業內的熱門話題,2008年依然如此。但不同的是,今年,除了企業在國外上市之外,也終于迎來了安防企業在國內的上市。
國內上市
2008年2月18日,深圳證券交易所,浙江大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登陸國內A股,它也成為中國第一家順利在國內中小板上市的安防企業。
三個月后,同樣是在深交所,浙江大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國內第一家DVR制造企業成功登陸A股,這是繼大立之后,國內第二家在國內上市的安防企業。
這兩“大”企業的成功上市,被業內認為是拉開了安防企業國內融資的大幕。
從DVR領域來看,大華的此次上市,意味著將會有更多的資本的介入其中,這會給整個DVR市場的帶來怎樣的變化?從歷史來看,在海康的板卡產品2000年上市之后,大華隨后推出了專用型嵌入式DVR。該產品在02年上市后與板卡一起成為市場主流的視頻監控產品。目前兩家公司共占有DVR市場60%的份額。
對未來DVR市場及大華的發展,國泰君安研究員魏興耘分析認為,總體來看,大華DVR產品雖然未獲得市場壟斷地位,且市場份額略居于競爭對手海康之后,但其現有份額被大幅沖擊的可能性不大。從未來趨勢上來看,市場重新洗牌的機會存在于新一代IP攝像機的出現。從目前掌握的情況來看,有企業已在IP存儲領域有所布局并研發出相關產品。如果該產品成為市場主流,大華能否繼續占居主流的視頻監控市場地位,將直接決定著其持續成長的可能性。
與大華不同,大立更側重于紅外熱成像領域。據東海證券預測,大立紅外熱像儀收入所占比例,預計今年能達到78%-80%。據了解,紅外熱像儀是新興市場,民用和軍用市場未來潛力巨大。來自全球著名的紅外熱像儀行業咨詢公司MaxtechInternational的預測,未來5年全球民用紅外熱像儀市場需求增長率將達到15%以上,到2012年,全球民用需求市場將達到38.12億美元;因中國經濟高速發展,中國紅外熱像市場的年均增長率將達到20%以上,預計到2011年中國民用紅外熱像儀市場的需求量將達到9.95億元。
國外上市
2008年10月13日,CSST在迪拜國際金融交易所正式上市,其成為第一家獲得在迪拜國際金融交易所上市的中國公司,也是全球第一家同時在迪拜國際金融交易所和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
迪拜上市?疑問甚至置疑是很多人看到這則新聞時的第一反映。確實,對我們來說,迪拜是個相對陌生的地方。在提起它時,人們通常都會聯想起連綿的沙漠以及緊張的中東局勢,除此之外大概就是高產的石油以及石油大亨們了。
實際上,在迪拜,近年興建的人工棕櫚島、國際城、久美拉村和迪拜樂園——這些每個動輒逾百億元人民幣的大型投資,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目光。據了解,迪拜近年來用于工程建設的資金高達1000億美元。這個數字是整個伊拉克重建資金的近一倍。而這一切的原因在于,就在大部分阿拉伯酋長依靠著“貴如金”的石油資源日進斗金,忙于享受奢靡生活的時候,統治著迪拜的酋長卻相信“未來世界里的石油將會越來越貶值。不如將資源盡快變現,讓迪拜轉型為以旅游、運輸、建筑和金融服務等服務性行業為主要支撐力量的國家”。
去過迪拜的人認為,迪拜給阿拉伯世界樹立了一個樣板,同時也在演繹一個從一無所有到讓世人側目的傳奇故事;“在這里每天都能聽到成功人物的故事。無論是蓋工廠的廠長,還是舞臺明星,阿里巴巴開門的傳奇情節似乎每天都在這里誕生。”
底氣十足的財力,再加上改造一個國家所帶來的商業機會,或許是每個企業都垂涎的,而迪拜所表現出來的潛力正在于此。
上市無疑在加速企業之間的競爭態勢,但對于行業、企業長遠發展以及市場規范而言具有深遠意義。在越來越多企業選擇上市之后,加快發展步伐,加大融資力度也成為許多目前未能上市的企業所思考的問題。
并購依舊
2008年,國內的并購案例較為鮮見,CSST所形成的“并購風暴”仍然是這一年并購事件中最受矚目的對象。
2008年9月24日,CSST正式宣布戰略并購:廣東響石數碼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進林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科松電子有限公司、珠海市迪特數碼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興天下科技有限公司,五家安防企業。這些企業涉及了監視器、智能交通、門禁、樓宇對講、外銷渠道五個領域。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此前少為人知的珠海迪特。這家05年成立,以電子消費品(含安防產品)為主的外銷渠道商,據了解,年銷售過千萬美元。在業界被認為是“安防黑馬”。在07年底該公司舉辦的“創業答謝暨第一次供應商戰略合作大會”上,海康的胡楊忠、CSST高級副總裁蔣建國、宏天智的黃政、明景的王清寒、恒憶的陳勇、維多的戴志杰、福克斯的皮幼林等眾多安防焦點人物都悉數到場。
據悉,如今,歐美主要超市紛紛成為迪特的主要買家,而且這個買家群還在不斷壯大,近期又增加了兩家重量級買家(其中包括世界500強企業)。
在迪特看來,他們早已不是單純意義上的渠道商,而是新式的“整合型企業”。“整合型企業”的概念源自如今的競爭形勢:隨著知識經濟在上世界末的興起,整個世界隨之步入了“整合經濟”的時代,企業間的合作,成為企業參加競爭的必須;價值鏈的競爭已經超越傳統的產品、服務之間以及單個企業之間,變成了一群企業針對另一群企業的競爭。在這樣的競爭世界中,必須有一些企業能夠從價值鏈的角度,把相關的企業組織起來形成跨企業間的虛擬聯盟,通過優勢互補,形成合力,共同贏得市場。這樣的一些企業,被稱為“整合型企業”。
通過此次并購,CSST把業務從監控拓展到智能交通、出入口控制領域,這也進一步完善了其產品鏈,而“整合型企業”迪特的加入,在打通了CSST系列產品線向國際市場進軍之路的同時,也被業內認為,將可能在企業“整合”上帶給CSST更多收獲。
并購是企業發展壯大的重要途徑。美國著名經濟學家施蒂格勒在考察美國企業成長路徑時指出:“沒有一個美國大公司不是通過某種程度、某種形式的兼并收購而成長起來的。”
對于并購的企業們而言,并購的意義在于通過聯合,做一些兩家公司合并前都不能單獨完成的任務。然而,在這種任務之前,有效的融合也是至關重要的。無數并購失敗案例都在告訴我們,要開始重視這一點。
行業應用再深化
2008年,行業性用戶仍是安防應用的主流,并且,隨著用戶對安全理念認識的深入,原來一些冷門的應用行業也開始在加大對安防的需求,其中就包括軌道交通和醫療系統等領域。
有軌交通
經過多年發展,目前我國城市軌道交通正處于高速建設發展期。它包括了地鐵、輕軌、有軌電車和磁懸浮列車等。城市軌道交通是一個相對封閉的高速交通網絡,人流疏散和通風系統相對薄弱,所以它對公共安全防范的要求也很高。據了解,目前,應用于軌道交通的安防系統主要包括:綜合電視監控子系統、門禁報警系統、周界防范系統、安防集成管理子系統、安防網絡子系統等方面。
根據資料顯示,去年全國的地鐵、輕軌新建、改擴建項目達到40多個。而今年,僅北京就開通了5條線路;上海、深圳、南京的地鐵擴建工程也正在陸續進行。
據了解,目前全國現已有10座城市18條線425公里軌道交通系統投入運營,在建的城市軌道交通共計15條線路,長約275km,覆蓋北京、上海、天津、廣州、深圳等八大城市;,除港澳臺地區外,全國范圍內正在籌備建設(已經立項和申請立項)的城市軌道交通共計24條線路,總長度約為579km,覆蓋北京、上海、廣州、沈陽、西安、成都等16個城市。
在北京,按照新的《北京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調整規劃》,軌道交通規劃線路總里程已由原來的408公里增加到1000多公里。為實現這一目標,未來7年平均每年要建設40公里左右的地鐵或輕軌。今后北京城區軌道交通將以地鐵為主,輕軌為輔,線網密度大大增加,總長約700公里。
在上海,目前投入營運的軌道交通的運能已經飽和,面對世博會的交通要求,上海的軌道交通將有一個長足發展。根據規劃,上海的軌道交通到2010年左右,形成總長約500公里的軌道交通基本網絡,可以承擔約800萬人次的日客運量,占全市公共交通客運量的50%。
在廣東,根據該省的《珠江三角洲城際快速軌道交通網規劃》要求,城際快速軌道交通網以廣州(佛山)、深圳(香港)、珠海(澳門)為中心,以廣深、廣珠經濟帶為主軸,形成“A”型結構,輻射到肇慶、江門、惠州、中山、東莞等市。當城際軌道交通建成,并與原高速公路和高速鐵路聯成網后,整個珠三角地區的交通線可按速度分為四個速度層次,構筑“半小時生活圈”。
預計2006年至2010年,長三角將對軌道交通投資2000億元,北京市地方交通基礎設施投資將超過1500億元,廣東交通基礎設施投資將超過2000億元。
與此同時,軌道交通的快速發展也使得一些安防新技術得到應用,其中無線傳輸技術、智能視頻分析、爆炸物、放射性物品及毒氣探測技術、人像識別和生物識別技術就在近年的軌道安全建設中得到應用。相信軌道交通的快速發展必將帶來巨大的商機。
醫療系統
醫療系統對安防而言并非是全新的領域,而是具有十幾年的應用歷史。一直以來,安防系統在醫院的應用重點均在貴重醫療設備安置處、藥品庫、流動人員聚集處。雖然目前國內的很多醫院都裝有視頻監控、防盜報警等安防系統,但總體而言,仍然存在著較多的安全隱患。
一位熟知醫療領域的安防專家就指出,目前,很多醫院對安全防范系統建設花費了大量的投入,但比較遺憾的是這些安全防范系統很難發揮系統應有的安全保障以及智能化管理的作用,其主要問題在于:一是安防系統與醫院的業務特點結合不夠;二是與醫院的其他安全管理措施相結合不夠,往往也沒有專業人員值守和值勤;三是缺乏有效的使用、管理和維護。來自衛生部的統計數據,目前我國的衛生機構的總數為298408家。其中,在“十一五”里,80%的醫院對其安防系統進行改造,其中70%的醫院完成內部監控網的改造。
近年,衛生系統在全國開展了創建“平安醫院”活動。安防系統的建設作為現代化醫院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醫院安全、智能化管理的體現。當然,平安醫院建設在促進安防發展的同時,也對安防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工程企業來說,醫院的特殊環境,使其對安防系統的建設會有一些個性化的需求,這就要求工程企業能夠制訂出個性化的解決方案;對產品制造商來說,病人以及醫護人員的對安防產品在人性化要求將提高,這也在考驗企業在產品設計上的能力。
小結
汶川地震、奧運召開、經濟危機,2008是情緒復雜的一年。對安防市場來說同樣如此。
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召開給安防行業帶來了難得的機遇,網絡技術、智能技術、集成技術得到廣泛應用,人臉識別、智能分析、IP攝像機等一批安防新產品也為奧運安保貢獻了力量。最為可貴的是,此次奧運安保給安防企業參加大型活動安保建設提供了難得的經驗,在接下來的世博會、大運會等活動中,這些經驗將給企業帶來更多的機遇。
然而,奧運過后不久,正在大家還就后奧運經濟的發展是抑還是揚爭論之際,美國次貸危機卻讓本已疲軟的世界經濟變得更加糟糕。全球性經濟風暴正在形成。中國到底會受到多大的影響?安防又會受到多大影響?沒有人知道確切答案。
或許,面對即將來臨的2009年,安防企業們會有更多的思考。在這場經濟寒冬中,在這種多變復雜的市場環境之下,每一個細節都可能影響到企業的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