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春節是很特殊的一個春節,在美國華爾街率先爆發并引發全球經濟衰退的金融危機,在世界各地都造成了消費下滑的影響,雖然中國的經濟數字是目前全球最好看的那一抹,但對未來預期的擔心讓大家也不得不正視自己的消費需求。
樓市低迷,股市低迷,南方的中小企業大量倒閉,各個企業的員工在過年時節忌諱“財源(裁員)滾滾”,這些都已經對我們的生活造成了深入的影響。
那么這些有沒有在春節期間的消費上體現出來呢?我翻看了一下各大媒體對春節期間消費市場的盤點:
牛年春節剛過,從各地消費市場傳來喜訊,春節期間城鄉居民消費熱情十足,全國消費品市場繁榮興旺,牛年消費迎來開門紅。
據商務部統計,大年三十至正月初六,全國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00億元,同比增長13.8%。此外,據上海市商務委員會統計,春節期間,上海市389家大中型商業企業4000多家網點共實現零售額42.72億元,銷售比上年春節期間增長8.4%。北京商業信息咨詢中心對北京市100家企業2364家店鋪的抽樣調查顯示,節日7天,百貨、超市、餐飲三個業態百家企業比去年春節黃金周多賣了1.5億元。
春節期間,全國重點監測的零售企業食品、飲料、煙酒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23%、17.5%和14.7%,放心肉、綠色蔬菜、時令水果、保健品、禮盒裝酒等成為居民家庭消費和饋贈親友的首選。服裝、鞋帽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14.2%和12.9%,一些商場銷售額比平日增長兩倍左右。
家電、通訊器材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17.8%和18.1%,液晶電視、廚房小家電、數碼產品、電暖器等尤其旺銷。
所有這些數據表明:中國人的節日消費能力是非常驚人的!中國多年來養成的儲蓄習慣已然積累了大量的購買力。不但普通的老百姓在儲蓄資金,購買房子、土地等不動產,中國政府也在不斷的加大購買美國國債的力度,目前已經成為了美國的第一大債權國,以至于美國有聲音驚呼中國威脅已經來了!
在目前的經濟狀態下,中國人應該適當的根據自身條件,向美國人的消費理念學習一些,該擴大消費力度的時候不要謹小慎微,而美國人也應該改一下那個“掙一塊錢,消費一塊二”的過度消費理念。
其實,中國的儲蓄理念和美國人的消費理念如果達到一個平衡的狀態,應該是世界經濟最和諧的狀態,有報道說,香港人的儲蓄和消費理念就平衡的很好。
從節日消費的熱情高漲來看,中國人不是不敢消費,而是對大宗消費,寅吃卯糧有著根深蒂固的恐懼,從更深層次來說,我們的社會保障制度還是跟發達國家有著不小的差距,所以人們普遍有著家有余糧,心里不慌的概念!
這次金融危機,我相信是全世界給了中國一個機會,給了中國人一個機會!希望政府領導我們在這次經濟復蘇的過程中,迅速的走向世界前列,中國人在世界經濟中占有主導地位的那一天離我們越來越近了!
作為個體,我想說的是,要牢牢把握住中國向前沖的機遇,掌握消費和儲蓄的平衡,個人資產的至少要超過中國CPI的增長速度,適度的超前消費,只要渠道對了,還是會帶來更大的收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