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布下的一場賭局,如今結局正在逐步明朗。
2006年8月31日,電器連鎖巨頭蘇寧電器曾強行發布“CRT電視一年內退市”的宣言,此后九大彩電巨頭和八大彩管巨頭強硬回擊稱“CRT電視10年內不會退市”。兩大陣營針鋒相對的賭局已過去兩載有余,連鎖巨頭的預言沒有兌現,然而彩電巨頭的預言似乎也將失敗,CRT電視退市的步伐似乎越來越近。
記者3月7日獲悉,2009年前兩個月國內品牌的CRT電視銷量快速萎縮60%,創維甚至已經提出2009-2010財年平板電視占比達到70%的目標。
一個嶄新的平板電視產業版圖正在形成,這些彩電巨頭原有的十多家CRT電視工廠將何去何從?
CRT快速墜落
“金融危機對液晶面板行業的巨大沖擊,讓平板電視對CRT電視的取代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加速度’,而中國彩電巨頭成了主要推動力量。”市場調查機構Displaysearch中國區首席代表張兵表示。
一些彩電巨頭的最新數據證明了這一論斷,其中國內彩電龍頭企業TCL多媒體的數據最具代表性。
TCL集團近日公布的2009年1月份銷售數據顯示,其平板電視的銷量達到55.8萬臺,同比增長177%,首次超過了CRT電視的銷售量,而CRT電視的銷量則從2008年1月的152萬臺下降到55.7萬臺,同比下降63.3%,3月10日其發布的2月數據顯示CRT電視的銷量同比下降了59%。
TCL多媒體CEO梁耀榮表示,“CRT電視的快速衰落是從2008年10月開始的,當月TCL的CRT電視銷售量下降了38%,此后的四個月下降都在60%左右,其中中國市場的下降幅度也達到40%左右。”
梁耀榮表示,“預計今年在中國區 LCD彩電銷售額將較2008年有20%增長,全年LCD銷售將超過300萬臺,而CRT在中國區的銷售將會大幅下跌至300萬臺。”
記者了解到,金融危機重創了臺灣的奇美、友達、華映等面板巨頭,這導致液晶面板價格從去年10月開始新一輪的大幅下降,在短短兩個月內下降幅度超過30%,更為重要的是這些面板巨頭開始放低姿態主動找到中國的彩電巨頭來尋找產品的出路。
與此同時,海信、TCL建設的液晶模組工廠先后投產,這也讓國產彩電巨頭掌握的平板電視產業鏈條的價值范圍從此前的25%上升到60%,平板電視已經取代了CRT電視“利潤奶牛”的作用。
創維集團中國營銷中心總經理劉棠枝告訴記者,“我們制定的2009-2010財年的目標已經出來,其中在中國市場彩電整體銷量目標是650萬臺,其中平板電視要達到近500萬臺。”
更為重要的是,一些彩電巨頭2009年以來已經停止了采購彩管,蘇子歡表示,“從我們了解到的情況來看,目前只有我們還在大規模采購彩管,其它巨頭都在消化原有的彩管庫存,而僅剩的幾家彩管巨頭的生產都不在正常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