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鄉主力:32英寸以下平板,中國大陸陷入缺貨困境
“外資彩電廠家的在華策略已經發生轉變。”上周,康佳多媒體事業部總經理穆剛對記者示警。
來自蘇寧電器銷售數據也證實了這個說法:2月份以來,合資品牌市場占有率由2008年底的40%左右攀升至55%.
此前2008年四季度,國內彩電企業的市場份額從50%迅速上升到60%左右。
受中國家電下鄉市場的熱銷,32英寸液晶的市場爭奪已經到了白熱化。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三星LG已經擴大向奇美友達購買32英寸以下液晶電視面板訂單,將首度與中國大陸品牌廠商爭食家電下鄉與小尺寸液晶電視商機,導致中國大陸陷入缺貨困境。
據了解,三星電子在2009年向臺灣面板商采購1200萬塊液晶電視面板。由于三星電子將今年的市場目標從去年的20%提高到今年的25%,預計其液晶電視出貨量達到3000萬臺。去年三星有六成液晶電視是由臺灣廠商提供面板的,這使得其在和臺灣面板廠家的議價能力強于國內的彩電廠家。
今年2月份,三星向臺灣的采購面板中,來自友達AUO和奇美CMO的均在30萬塊左右,這是自去年金融危機爆發來電視面板月出貨量首次出現回升,此前這個數字曾經慘跌到2萬—4萬的低谷。
在FPDChina展會上,三星電子推出了中低檔普及型LCD產品,其中包括面向家電下鄉的19、22、26、32英寸普及型面板。
穆剛認為:三星一向是走40英寸以上大尺寸液晶電視市場,在中國大陸的32英寸以下液晶電視市占率并不高。此次三星、LG等韓商向友達與奇美電采購小尺寸電視面板,顯然要切斷中國大陸彩電廠商,向臺灣采購小尺寸電視面板的路徑。
DisplaySearch副總裁謝勤益表示,來自三星的訂單,一直占友達面板銷售的30%左右,占奇美則為23%,屬于一線的大客戶,在韓國廠商開始向臺灣采購小尺寸面板,產能供應一時無法滿足之時,自然只能延后向中國大陸彩電廠交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