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近出臺的家電以舊換新可獲10%的財政補貼政策,除了拉動內需之外,還將使廢舊家電的回收體系重新洗牌。記者近日調查了解到,一部分商販正打算放下“小喇叭”,舊貨市場從業者也對市場前景普遍擔憂。
5月25日,在如東路與徐州路路口,回收家電的小販劉大兵躺在樹下打起了盹。雖然對家電“以舊換新”政策了解不多,但他已經預感到了自己這只“小喇叭”的未來:“不打算干了,等將手頭的這批貨忙活完就去撿廢品。”
丁女士也是“小喇叭”:“我從臨朐到青島干這一行已經四五年了,生意從來沒有這么難做過,以前到處都是喇叭響,現在很多地方已經很難聽到了。”
“收購價本來就低,很多市民都有惜售心理,若是國家政策補貼舊家電換新,那這活是更沒法干了。”回收舊家電多年的張文平面色凝重,“彩電、電腦、洗衣機,高價回收……”走街串巷的“小喇叭”們經常吆喝的一句話,很可能將走到盡頭。
對于家電以舊換新新政,擔心的不光是小販,還有舊貨市場的老板們。在青海路舊貨市場,福源家電行的老板張先生說,因為家電產品近幾年一直在降價,二手家電的生意也一年不如一年。
福源家電行隔壁的一家舊家電經營者劉女士也有同感。“現在成天沒有個人,買賣越來越難干了,只能轉行了。”劉女士說,有這種想法的從業者并不在少數。
“對正規的回收單位來說,以舊換新是個盼望已久的利好。”市經貿委相關負責人說,青島市各大家電賣場早在2005年就相繼推出了廢舊家電回收業務,但由于種種原因,家電回收一直由“小喇叭”控制著市場。市廢舊金屬回收辦公室的一項調查顯示,本市每年各類家電的報廢數量超過50萬臺,而通過正規途徑回收的所占比率還不足1%。
青島新天地是國家確定的兩家廢舊家電回收處理體系建設試點企業之一,對于以舊換新的利好,該產業園總工程師高旭光說,補貼細則出臺后,產能浪費的情況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