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連鎖渠道幾乎就是整個家電行業的晴雨表。自經濟危機以來,特別是國美動蕩的這段時期,作為供應商都不希望看到昔日的連鎖巨頭就此落寞的結局,廠商間的不離不棄更加說明構建和諧的上下游關系,不僅是供應商呼吁已久的心愿,對于連鎖渠道而言也這或許就是扭轉乾坤的最后稻草。
眼下,對于經歷了重大挫折的國美而言,通過引入貝恩的資本,不但瞬間緩解了幾個月來的資金鏈壓力,行業龍頭地位得到鞏固。同時,此事件對當下整個產業鏈的作用也猶如一針強心劑,國美成功融資實際上相當于給上游供應商減了負,使之有能力以更高的性價比驅動消費者。不難發現,當下業界傾向于將現在的國美比成為“新國美”,這也暗示了業界期望重生之后的國美能開辟一個新的格局。據了解,國美表示籌集資金重點用于調整與供應商的結賬周期、提高單店效益。而成功融資30億只是穩定局面的第一步,是否真正讓自己和供應商都松口氣還要看未來對承諾的履行質量。
無獨有偶,國內家電連鎖巨頭蘇寧,也通過增發募集到相當的資金,甚至將版圖擴張到了日本,其希望借對手動蕩之際加快成長步伐的姿態已然十分堅定。但同時我們要看到,被蘇寧收購的LAOX在日本其實是瀕臨倒閉的企業,不過在管理方面仍有很多經驗可供蘇寧電器借鑒。而蘇寧的海外擴張對于在商業流通企業已經發展的很成熟的日本,這也是蘇寧學習的根本。因此蘇寧這次的海外收購LAOX的行為實際上要學習的是其對供應商的服務,蘇寧如果能將其移植到中國那將對中國家電供應商企業及蘇寧未來的發展有所幫助;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蘇寧不惜收購操作意義不大的LAOX其實也表明現階段的國內連鎖競爭格局已經沒有發生巨變的空間了。因此,未來的競爭應該由版圖的擴張上升為單店效益的擴張,增加單店的產品豐富性,渠道需要與家電供應商一起扛起壓力而不是制造壓力,將效益組成部分逐漸改革,讓渠道通過自身銷售產生的“新效益”比重不斷提升,開拓新的市場機會、尋求通過銷售實現的利潤增長點和新型的上下游關系才是當下美蘇們的應該思考的問題和最大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