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的液晶面板巨頭中,三星、LG累計占據了50%左右的市場份額,成為液晶面板市場不可忽視的力量。在2008年的風暴之中,韓系面板廠商的表現也頗為搶眼。
“2009年初市場開始反彈,疲軟的供應鏈卻不能滿足需求。韓國產商卻維持著極高的稼動率,他們也許是第一個實現正營業利潤的廠商。為什么呢?為什么只有韓國廠商可以做得這么好?它們的競爭力在哪里?我想首先是韓幣貶值的優勢,其次,韓國廠家如LG和三星有非常強的實力,這些品牌通過收購形成很好的制造力、很強的研發力,另外還有很好的供應鏈。”盧博彥如是歸納韓國面板產業的成功經驗。
與友達、龍騰光電等單一液晶面板生產企業不同,三星、LG這兩家韓國企業圍繞液晶面板建立了龐大的上下游業務。
以三星為例,三星在液晶面板領域攻城拔寨的同時,三星康寧(SCP)也占據了液晶面板原材料——玻璃基板市場舉足輕重的地位。根據DisplaySearch統計,三星康寧在2009年第一季度的出貨市場占有率達到35%,位列第一。
在上游占據統治地位的同時,三星的電視和顯示器也具備不俗的市場表現。同樣根據DisplaySearch的統計,2008年第四季度,三星電視的全球市場占有率(按金額計算)達到22%,而位居其后的索尼僅為14?郾5%。第三名則是同為韓系的LG。
上下游的比翼齊飛,也許是韓系面板廠商最值得研究的一點,而抓住面板生產這一核心,也許是其近年來快速發展的原因。與之相對,飛利浦在退出與LG合資的面板廠之后,其消費電子業務快速萎縮,也許是一個印證的反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