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導航: 分頁瀏覽 |
全文瀏覽
本次測試讓我們對每個硬盤的理論性能有了一個比較基本的了解,當然理論歸理論,實際應用歸實際應用,他們之間的性能差距在實際應用中并不會有如此明顯的區別。但是我們從這次的測試中還是可以看到:
1.在讀取性能方面,固態硬盤即使相比RAID 0而言依然有著明顯的優勢,雖然持續讀寫速度相差不多,但是隨機存取時間方面的絕對優勢則可以保證固態硬盤在日常的系統應用中,依然會明顯幅度領先于機械硬盤的RAID 0模式。
2.寫入性能方面,機械硬盤依然可以以240MB/s的連續傳輸速度占據一定優勢,而即使是金士頓64GB的固態硬盤也不過160MB/s,這就讓我們對兩者的實際應用表現感到十分期待。
3.對于金士頓30GB固態硬盤來說,由于定位低端,在持續寫入速度方面全面落后,但是通過CrystalDiskMark的測試來看,它在4K隨機寫入性能方面依然優勢明顯。考慮到寫入性能的巨大優勢,這款固態硬盤做系統盤應該是首選了,當然后面的測試依然值得一看。
4.對于傳統機械硬盤來說,我們大多都非常熟悉。這次的測試最能反映出來的就是,7200轉和5900轉的差距并不大,像后者的性能基本上和希捷7200.11(單碟320GB)的硬盤處于同一水平。看來希望選購LP系列硬盤的用戶大可放心了。
本次針對理論性能的實測就到這里,接下來我們將重點考察四種組合的系統應用性能,比如系統啟動速度,文件拷貝速度等等,以便讓大家更加全面地了解不同方案的不同水平,進一步權衡自己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