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這次的測試來看,機械硬盤或者不開啟TRIM功能的固態硬盤,大部分文件均可刪除,關于8.7GB的《2012》無法恢復問題,可能是恢復軟件本身的問題所致,而恢復過來的文件,均可正常使用。
值得談到的便是TRIM狀態下的恢復測試。前面的測試我們也可以看到,最終只有在使用微軟默認的驅動的情況下,并且閑置一段時間之后,才出現了一個文件無法得以恢復的情況。不過這是否只是巧合便不得而知了。
如此看來,很多人都會懷疑本次測試中TRIM是否真的在運行,關于這一點,筆者做如下評論:
1.在開啟了系統對TRIM的支持,同時也使用了支持TRIM的固態硬盤的情況下,卻因為驅動的限制、或者一些不知名的原因導致TRIM沒有在真正運行,那么顯然可以說明目前這項機制還不成熟,系統與軟件或者驅動的協調性做得還不夠好。
目前也沒有第三方軟件可以準確地檢查到TRIM運行狀態。如果我們都不知道TRIM是否在運行,那么這項機制有什么意義呢。
2.事實上這也并非壞事,因為用戶有了后悔藥,只要保證在誤刪除之后立即進行恢復操作,便可以成功地恢復大部分軟件。
3.至于Techgage的測試,該文中并沒有提到在進行手動刪除之后,是否有留給硬盤足夠的空閑時間來執行TRIM。因此也不好估量TRIM的執行時間和機制。雖然資料表明TRIM會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執行TRIM,但這顯然只是理論上的層次。
4.也許更多的是時間上的考量,或者是控制芯片和固件帶來的差異,比如TRIM的執行周期是一周,那么我們只有進行一個更長時間的測試才可以證明這個問題。
5.TRIM可以保持固態硬盤原有的性能是一個事實,這主要體現在隨機寫入的操作性能上。但是由于TRIM可以提前擦除被刪除的區塊,使得指控芯片有了更多的剩余空間進行磨損平衡機制,從而也可以達到延長固態硬盤壽命的操作。
6.顯然,TRIM機制的執行頻度還是越高越好,畢竟只進行一次無法避免的擦除操作。及時的擦除,硬盤上剩余的空間越多,最終壽命也有越長。可以看到固態硬盤的壽命和數據保存能力是相互排斥的,用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來形容非常合適。
7.但是就目前來看,有人會使用固態硬盤來做數據備份嗎?系統盤依然是很好的選擇,因此筆者建議用戶把私人文件還是保存在機械硬盤為妙。同時在每一次重裝系統時,可以擦除一遍硬盤,以此來保證更好的寫入性能。
以上幾點就是本次的測試的結論,測試時間較短,因此無法保證有足夠的正確性。總之,用戶大可不必擔心TRIM硬盤在數據恢復方面的問題,它并非數據墳墓,在誤刪除數據后如果立即進行恢復操作,數據還原的成功率還是相當高的。當然,如果用戶購買了一款固態硬盤,可以先嘗試一下數據恢復的測試,以對今后的使用有更好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