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導航: 分頁瀏覽 |
全文瀏覽
本次測試我們可以看到這樣一種情況,理論測試軟件最能直觀體現的是持續傳輸速度,這讓很多用戶對這項測試結果印象深刻,并且在眾多新品發布的測試中也重點關注這項數據,而忽略了隨即存取速度的影響。顯然,固態硬盤的出現,讓這一數字的重要性提升到極致。
筆者以前聽到過一句:固態硬盤更多的優勢在于小文件性能,而大容量的文件相比機械硬盤沒有什么優勢。這是最為直觀的描述,顯然它很好地說明了固態硬盤優勢的本質。在大部分偏重于實際的應用環境中優勢非常明顯。
這里不得不提到的是30GB固態硬盤,由于理論寫入速度只有50MB/s,在很多偏重拷貝和寫入的測試方面無法明顯地體現出SSD的優勢。
一句話,希望讓系統整體的應用性能得到本質提升,固態硬盤是唯一選擇。當然如果用戶的實際使用中更多地偏向于大文件存儲和拷貝,RAID 0模式更加合適。然而組建RAID 0模式最讓人不放心的就是可靠性,這也是很多人面對RAID 0頭痛的原因。
談到可靠性,我們也會把安全性相聯系起來,實際上病毒的侵害,過度超頻導致的啟動分區表丟失造成系統無法啟動這種情況是比較常見的。而另一種情況則是更為常見的:誤刪除、誤格式化等操作,人們自然會把希望寄托于數據恢復軟件上。然而機械硬盤和固態硬盤在構造上有本質區別,他們在數據恢復方面也有很大差異,關于這一點我們將在下一頁開始進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