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8年期間,拜“平安城市”等政府大型項目所賜,中國安防市場尤其是監控產業獲得了空前的發展。作為監控產業鏈環節中不可缺少的一環,CCTV鏡頭市場的發展也可圈可點,過去幾年間,年均增長率保持在20%以上。即使在經濟危機蔓延的2008年,中國CCTV鏡頭市場受到的影響也微乎其微,廠家并沒有感受到市場需求的明顯減少�!続&S《安全&自動化》2008/2009年中國CCTV鏡頭市場調查】專題通過對當前中國市場上主流的國內外鏡頭廠商、工程商進行調查,結合2008年各主要鏡頭廠商CCTV鏡頭的銷售額及出貨量(不含外銷)統計得出,2008年中國CCTV鏡頭市場容量約為300萬只(不含一體機及板機鏡頭),市場規模約為6億元(終端價)。
而來到2009年,對于CCTV鏡頭市場,各廠家和工程商們則“保守觀望”的態度中顯示出一絲樂觀。不可否認,經濟危機確實給監控鏡頭廠家的銷售帶來了一些影響。大部分廠家表示,由于部分項目延緩及用戶資金預算減少,2009年上半年的鏡頭銷售情況并不理想,部分企業的銷售與去年同期持平,有些企業則保持微量增長或呈下降趨勢。但這種情況在下半年將有所好轉。廠家紛紛表示,隨著下半年經濟形勢的好轉,各個項目相繼啟動,增長毋庸質疑。綜合預測,2009年CCTV鏡頭市場將會穩中有升,增長率(銷售額)至少保持在10%。
調查發現,當前中國市場上,日系鏡頭依然占領大部分中、高端市場。在工程商和用戶選購品牌中,computar、騰龍、FUJINO、KOWA、A.E(AVENIR ETOKU,深圳超音速對精工品牌重新包裝后的品牌名)、Tokina(圖麗)、SENKO、賓得等是較為常見的CCTV鏡頭選購品牌。它們各自以自己的技術和市場定位,穩定的品質及較為豐富的產品功能占領中國鏡頭大部分高端市場,市場份額高達75%以上。而近年來,福建福州、吉林長春、廈門等地的中國鏡頭廠商如福建福光、福建光研所、鴻發、啟光、飛華、佳光、廈門力鼎、長春東亞光學、長春佶達、廣東鳳凰光學等企業,除了繼續看好外銷市場外,開始用心耕耘國內市場。國產鏡頭以較高的性價比優勢逐漸獲得了國內工程商和用戶的青睞,占領大部分中、低端應用市場,在中國市場上整體份額約為20%左右(圖1)但隨著越來越多的韓國鏡頭進入中國市場如大元、三洋(SAMYANG)等。將來,中國鏡頭市場將形成中、日、韓“三足鼎立”的競爭態勢。
綜觀當前中國CCTV鏡頭市場,各鏡頭品牌已經相繼落位,形成了相對穩定的競爭態勢。而隨著2008年監控產品需求高峰的滑落,未來CCTV鏡頭的增長速度將有所趨緩,市場競爭將更為激烈。有廠家表示,在各品牌產品性能/功能基本相當、畫面清晰度相差不大的情況下,隨著更多鏡頭品牌的加入,鏡頭產品的價格競爭也將會越來越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