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告示產業最重要的商業模式之一即是“運營”業務。而支撐運營業務的基本條件則是具有廣泛客戶適應性、通用性的軟件系統。軟件系統實現對硬件具體設計的逐步脫離,是組建大型運營網絡的基礎。對硬件具體設計的脫離本質上就意味著軟件的通用化和非差異性發展方向。
另一方面,數字告示軟件做為典型的通信、內容管理、遠程控制和媒體管理類的軟件,在基礎設計理念上具有著逐步走向統一通用標準的趨勢。尤其是在編輯界面、中間格式和解碼標準上,數字告示軟件往往采用已有的多種技術標準實現整體系統功能。而這些個數字告示企業已經采用的具體的分散的業務領域的標準,與數字告示客戶的具體需求的逐步磨合,最終將會形成一整套最為恰當的解決方案體系,一個統一的技術標準。
同時,英特爾、微軟、惠普等巨頭企業在數字告示產業的滲透,本身就已經帶有了“設立”行業標準的特色。在IT巨頭的推動下,和多種因素的綜合作用下,數字告示軟件產品的標準化發展,自身就將導致數字告示軟件差異性的顯著降低,并最終朝著少數品牌占據規模化市場的格局發展。
數字告示服務化轉型,不等于軟件為王
雖然數字告示產品目前向服務化方向的轉型與軟件產品暫時的差異性有著密切關系,但是數字告示產業的服務性質,卻并不是由軟件產品的這種差異性所決定的。
未來,標準化的、功能更為健全的軟件系統,即便不同品牌的產品也將呈現出“微差異化”的格局。不斷同質化的軟件產品將使得數字告示服務型企業必須尋找軟件之外的競爭力。例如硬件系統的供給和集成能力,總成網絡的設計能力,后期的維護能力,前期的需求研究和客戶方案策劃能力等等。
在數字告示產業向服務轉型的過程中,軟件差異化只是充當了先頭軍的作用。本質上,軟件市場也將最終形成少數品牌霸占的規模性市場。數字告示從業企業的服務能力更多的將是以傳統“集成商”的身份來體現。數字告示服務化轉型不能被理解成軟件為王的轉型,而應該被理解成逐步告別任何技術性或者生產性的經營因素(其中也包括軟件研發等技術生產性因素),并進入以“需求解讀”為關鍵的商業模式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