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中2010年已經結束,在過去的一年中,平板電視市場有鮮花也有荊棘,有痛苦但也有收獲。3D電視在這一年發展壯大、智能電視經歷了從無到有、新能效實施、互聯網牌照發放、首條國產6代線量,同時也有高估市場形式導致液晶面板庫存過高、有外資品牌挑起價格戰進一步壓縮本土企業利潤空間……
不管怎樣,2011年已經開始,在新年之處,讓我們盤點一下過去一年中最值得記錄的十大新聞事件,在回望過去的同時也更好的把握未來。
首批互聯網電視內容集成牌照發放
2010年3月底,首批互聯網電視內容集成牌照獲廣電總局批準發放,中國網絡電視臺(CNTV)、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以及杭州華數傳媒網絡有限公司先后獲得了這三張牌照。內容牌照的發放也意味著互聯網電視結束了之前無合法內容的尷尬局面,將迎來爆發式的增長和普及。
據了解,互聯網電視自2008年開始起步,2009年年初國內彩電企業紛紛推出具有觀看網絡視頻功能的電視機產品,引發廣電總局“網絡電視內容”監管危機。由此,具備互聯網接入功能的互聯網電視由于沒有相應牌照,一直處于灰色地帶。
而基于PC屏幕授權的視頻內容可以通過互聯網電視轉由電視機屏幕顯示,由此引發相應監管及版權問題。此前,部分提供P2P視頻服務的互聯網視頻內容提供商,由于沒有相應資質而為互聯網電 視提供網絡視頻內容服務,遭到廣電總局等相應部門的叫停。
09年底,廣電總局更是聯合相關部門,對視頻分享及P2P視頻下載網站進行大規模的整頓,大量提供無版權視頻分享的網站被關停。2010年年初,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加快推進電信網、廣播電視網和互聯網三網融合,互聯網電視迎來突破口。
為了在可觀可控下的條件下,促進網絡電視這一新興產業的發展,廣電總局和工信部進行了多次緊密的接觸,并最終形成了以內容牌照為核心,控管內容和運營,不控管終端盒傳輸的監管體制。
在3月24日CCBN2010系列論壇之一“第一屆新媒體數字版權管理高峰論壇”上,央視網總經理汪文斌在發言中透露,央視國際已經獲得國內第一 張“互聯網電視牌照”。這張互聯網電視牌照的發出,同時意味著長久以來處于灰色地帶的互聯網電視機被“正名”。在央視國際獲得首張互聯網電視牌照后,清華同方EiTV互聯網電視即與央視國際旗下中國網絡電視臺CNTV展開合作,為終端用戶提供海量的正版視頻資源。
據華數傳媒CEO勵怡青女士介紹,為了迎接三網融合,華數已經準備了數百萬小時的視頻內容。擁有海量正版視頻內容的廣電系統,無疑將成為互聯網電視這種新業態領域的主導。做為廣電系統新業態業務發展典型,在2010年CCBN展前夕,廣電總局張海濤副局長在主題報告會上的講話中,多次提到杭州華數在三網融合中的有益探索經驗。
中金公司研究認為,隨著牌照的發放,互聯網電視在經歷了去年的跌宕起伏后,終于在2010年邁出了關鍵一步,獲得許可的國有控股“視頻網站+互聯網電視機”的產業形態逐步建立,互聯網電視產業將進入發展期,有望和數字電視、IPTV呈三足鼎立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