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延保服務進入中國已經多年,消費者早不陌生,但由于相關法律法規缺乏,市場亂象紛呈,延保也因此飽受詬病。從12月1日起,由中國家電服務維修協會發布的《家電延保服務規范》正式實施,讓家電延保再度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與此同時,隨著元旦、春節銷售旺季的臨近,延保服務也成為了賣場促銷的焦點。
焦點:首個延保服務規范實施
按照中國家電服務維修協會的規定,《家電延保服務規范》(以下簡稱《規范》)于12月1日起試行。該協會副會長趙澤蕊表示,延保服務在歐美和日本等國家已經有40多年的發展歷史,取得了比較成熟的經驗,具有一定的市場規模,消費者購買延保服務成為一種被普遍認可的消費行為和消費習慣。2003年以來,延保服務被引入我國,消費者對延保服務的需求快速增長,開展延保服務的企業數量日益增多。為推動和規范我國延保服務市場發展、提升延保服務質量和水平,中國家電服務維修協會發布了《規范》。《規范》由該協會聯合蘇寧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美延維修服務(上海)有限公司、新可安保修服務(天津)有限公司共同起草,并由海爾、博西華、美的、青島賽維、松下、諾基亞、TCL、LG、宜安、杰思、宜昌飛浪、重慶商社等企業參與修改。
趙澤蕊說,《規范》以提升家電延保服務消費者滿意度為目標,借鑒國外家電延保服務經驗,規定了家電延保服務的從業要求,提出了服務過程所應有的服務行為,明確了保修與風險管理責任,指出了延保服務要素,確立了國家指定的相關部門或行業協會的監督地位,并對家電延保服務相關從業人員提出了職業要求。因此說,《規范》的出臺填補了我國家電延保服務規范的空白,企業從事家電延保服務做法不一、無章可循的局面將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