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時光倒退3年,恐怕很多人難以想象今天的光端機市場會發生如此巨大的變化。世紀之交,高速公路機電工程跨越式發展,工程中越來越多地采用光纖傳輸系統傳輸視頻、音頻和數據等信息,帶動了光端機市場的高速發展。從那時起,國內光端機市場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遞增,交通領域自然成為它最重要的市場。3年間,光端機廠商從屈指可數發展到現在的幾百家,我們比較熟悉的就有二、三十個,比如Optelecom、Fiberoptions、IFS、Meridian、OSD、COE、GF、Teleste、Impath、NTK、OTS,新創、蛙視、誒比、博康、微創、兆維、飛博來特、正榮網際、欣優特、成都曙光、欽華、來特威、北京新視野、深圳華創、洪迪、方大視野、英集爾、澳視等等。高速成長的市場必然引發激烈的競爭,市場格局也發生了變化。市場發展初期,國外進口品牌曾一枝獨秀,但是隨著國內企業憑借技術進步和價格優勢逐漸發展壯大,國外品牌的市場份額被嚴重侵銷,目前占不到30%。然而,國內企業只是牢牢地占據了低端模擬光端機市場,高端光端機市場仍然在外商手中。
紛紛擾擾的市場
談到光端機市場,業內人士普遍的感覺是亂,表現在小廠商多、價格亂,OEM多、品牌亂,造假多、代理商亂。
在網上搜"光端機",一頁接著一頁的廠商名錄讓人眼花繚亂。由于低端模擬光端機的技術門檻不高,三兩個人開個小作坊就可以生產,質量不敢說,價格肯定是低得離譜。現在,小作坊生產的光端機可以買到一千元一臺,正規廠家生產的同類產品至少比他貴一倍,高端產品則價值幾萬甚至幾十萬元。
OEM作為一種商業形式,本身無可厚非,但是在國內光端機市場中似乎太多、太雜了一些。大家OEM來OEM去,市場上的眾多品牌里,說不定有幾家的產品是一樣的,也說不定無意中就幫了造假者的忙。還有些聰明人看準了國內用戶迷信洋品牌的心理,在國外注冊公司,號稱引進國外技術,給自己在國內生產的產品起了個洋名字。一來二去的,不明底細的人還真難以分清誰是誰了。這種價格是國產水平的洋品牌還真的蒙住了不少用戶。
造假行為主要針對國外知名品牌。IFS、OSD、Meridian、Impath都有被假冒的現象。國外品牌見證了國內光端機市場發展的歷史,其產品技術先進、穩定性高、質量可靠的印象已經深入人心。高品質、高價格是進口產品的標志,而長期積累起來的品牌號召力更是所有國內企業難以望其項背的。正因為如此,一小撮人打起了進口品牌的主意,大發不義之財。進口品牌在國內都有代理商,代理商們的素質良莠不齊,有的代理商不但不能保證原廠商的利益,甚至還可能成為擾亂市場的分子。2年前,深圳某系統集成有限公司曾代理Impath的產品,但是該代理公司的做法并不規范,被外方終止了代理權。奇怪的是,兩年來該公司仍然對外宣稱代理著Impath產品,而從始至終該公司也未向加拿大原廠商下過一單。無獨有偶,最近代理OSD產品的成都某光纖網絡公司及其生產光端機的子公司也被外方終止了代理合同。局外人無法猜測其中的原因,但至少說明代理商的圈子里確實有點亂。
用低質低價的產品混在市場中或者靠注冊洋商標出名固然容易遭人白眼,但是比起那些造假者,他們更值得同情和原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