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網絡化監控產品嶄露頭角;而在2010年的安防展會上,網絡化產品幾乎可與模擬產品平分天下,大體上每一個監控廠家都展示有大量的支持網絡協議的產品,網絡產品的優勢也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
當然,此時模擬產品仍掌握主動權,許多工程商、集成商仍在搜索符合他們項目需求的模擬產品,我們也還可從展會中感受到模擬產品的經典與不衰。但轉至今年,筆者跑遍場館的各大小廠家,整個場館幾乎都是網絡產品,四處尋覓,只發現有數量極少的模擬攝像機仍在堅守,可以說它們已經成為今年監控類產品展示的點綴,除模擬高清產品,模擬產品在性能上與往年并沒有多大改觀。
從此次展會廠家推出的產品來看,網絡產品不但量大,而且在性能上也在不斷地提高和完善。廠家已不再一味追求產品的高清化,比如攝像機,雖然目前已出現高達1600萬像素的高清安防產品,但廠家仍以130萬、200萬像素的攝像機為主推產品,300萬、500萬的攝像機還沒有形成宣傳主流。而與2010年相比,廠家更注重產品畫質、網絡性能的穩定,研發也更為成熟、快速,從研發者角度轉為應用者角度來研發產品。
各家根據各自的長處,攻克的難點雖各不一樣,但歸結起來,都是在改進產品的實用性,為應用奠定基礎。比如松下,側重于芯片的研發,從圖像的核心部件改進圖像的質量和網絡性能;索尼除了從芯片著手外,還通過SLOC技術來解決產品換代時給眾多工程商所帶來的傳輸問題;海康威視則側重于顯示端的改進,通過開發“暢顯引擎”技術,解決了遠程高清傳輸帶來的畫面抖動問題,使畫面更穩定和清晰;臺灣晶睿則將著眼點放于帶寬問題的解決,通過SVC+AAS技術,實現了網絡優化,充分利用高清時代下緊張的帶寬;此外還有中星電子、安訊士、喜恩碧的低照度和寬動態的改進等……當然,各廠家并非獨立于自我,而是綜合開發,相互合作,讓產品在各方面均有良好的表現,通過多種技術的結合應用,將攝像機的性能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海康威視作為國內首屈一指的安防企業,其向著技術全面化、產品綜合化的方向發展,并且力求各產品性能均達到高標準,因此除了圖像顯示外,清晰度、低照度、寬動態、智能分析等可在其很多產品中得到直接的體驗。
在拜訪硬件廠家的同時,我們也不忘了解軟件——平臺的發展情況。
網絡化催發了平臺的發展,從概念到成型,僅數年時間,平臺就表現了極強的發展態勢。從去年開始,平臺廠家日漸增多,我刊就此現象曾對平臺進行了一次檢測;而今年的展會上,平臺已不再是少數廠家的利器,幾乎所有的網絡研發廠家都有自己的平臺展現,平臺之多,大大出乎我們所料。從已了解情況看,雖然平臺廠家的數量大大增多,但新亮點不是很多,整體來看,今年的平臺發展主要走的是“穩”,專做平臺的廠家如東方網力等,則將側重點主要放在了產品的穩定性上,從平臺的界面、風格、性能等方面進行提升,使之更符合開放性平臺的應用需求。
此外,我們還看到一些比較人性化的產品設計,如漢邦高科開發了一款傻瓜式NVR,專對目前許多直接使用者專業化素質不高這一現狀開發,該NVR除了設計有網絡接口、BNC接口等普通NVR共通的接口外,還設計了8個固定IP網口,如果使用者對網絡設置不熟悉,只要將攝像機接入這8個網口的任意一個,NVR即自動為前端攝像機匹配IP地址,即插即用,無需再設置IP,應用十分簡單。
廠家正逐步走向務實,他們不再一味追產品的亮點,而是著重于解決用戶的實際問題,這充分說明網絡化產品日漸成熟起來,逐步以應用為研發導向,擺脫盲目發展的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