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監控系統作為公共安全技術防范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廣泛應用于金融、文博、電力、電信、等重要部門的安全防范,以及機場、碼頭、車站、道口的安全檢查,使得它在交通管理、預防和制止犯罪、解決糾紛、處理治安和刑事案件、為公安偵察破案提供線索證據等方面有著其它防范設施難以發揮的作用。監控系統是提升公安機關管理社會、治安防控、打擊犯罪、維護穩定、保障安全的重要手段和依靠。
因此,城市報警監控系統一直受到公安部及地方各級公安機關的重視。
2011年5月份,據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副局長譚曉準透露,在十二五期間,公安部將繼續深入推進城市報警與監控系統建設和應用工作,在全國城市地區基本完成報警與監控系統建設,實現對重點地區的全覆蓋。
另外公安部決定,在組織開展兩批城市報警與監控系統試點建設工作的基礎上,繼續深入推進城市報警與監控系統的建設和應用工作。“十二五”期間,要基本構建起與經濟社會發展和公安工作需要相適應的城市報警與監控系統應用體系。全國城市地區基本完成報警與監控系統建設,實現對重點地區的全覆蓋。同時,積極探索發展農村技防工作,加快形成以技防為支撐,人防、技防、物防互補的新型農村治安防控體系。
根據公安部的要求,全國各地也在進一步深化城市報警監控系統的普及,努力實現城市報警監控系統對本地區的全覆蓋。
內蒙古2012年視頻監控增至40萬臺。
內蒙古自治區政府辦公廳獲悉,為確保社會安全,提高預防和應急處置自然災害、事故災難等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今后內蒙古將大規模建設視頻監控報警網,計劃2012年使聯網的視頻監控攝像機增至40萬臺。從而為社會治安防控、公共事件處置提供強大的硬件基礎和技術支撐。
記者了解到,到2012年,內蒙古城鎮區域的攝像機覆蓋率有望達到平均100人3臺,農牧區的攝像機覆蓋率有望達到平均100人1臺。利用這一規模龐大、功能強大的視頻監控系統,內蒙古將大規模開展網上巡邏,實現人員實地巡邏與網上遠程巡邏的有機結合,社會治安水平和事件應急能力將大大提高。
昆明未來3年新增8千余高清監控探頭
昆明市公安局將加強視頻技術防控網建設,推進電子監控報警系統特別是高清系統的安裝工作,實現對公共區域、復雜區域、公共交通工具、治安保衛重點單位、居民小區、出入城路口的全覆蓋。
經過初步測算,目前,昆明主城區治安復雜地區需要新增公共區域城市報警監控探頭8020個,并且全部建成高清探頭,計劃在3年內完成建設。2012年將新增2790個,2013年新增2770個,2014年新增2460個,到2015年全市公建監控探頭將達到18027個。對社會自建的監控系統,通過設置新建項目規劃驗收程序和條件強勢推動,3年后增加8萬達到20萬個探頭,實現城市報警監控系統“全覆蓋”。
長沙2012年底公共視頻監控點達3.5萬
據長沙市公安局副局長李湘江介紹,2007年以來,長沙投入資金近3億元,建成監控室96個,公共監控探頭4213個,基本實現對中心城區、主要干道、重點部位的監控全覆蓋,提升了城市打防管控能力,確保了全市社會穩定和公共安全。爭取2012年年底前全市公共視頻監控點達到3.5萬個,實現對進入城市公共區域的移動目標進行聯網監控。
重慶擬建全國最大城市視頻監控系統
2011年,重慶啟動“平安重慶·應急聯動防控體系數字化建設工程”,安排巨資建全國最大的城市視頻監控和應急系統,目前有50.3萬個視頻監控頭,預計今年底整合完畢后,全市60多萬個監控頭將覆蓋反恐、交管、場所、社區、街面等領域,為山城百姓打造起一堵“天眼防護墻”。
浙江嘉興秀洲區:今后三年將新增近千個“天眼”
到2013年底,全區由政府投資建設、接入公安共享平臺的公共街面監控點將不少于1700個,全區社會治安動態視頻監控探頭總規模達到1.2萬個以上,實現全區公共街面、住宅小區、單位內部等重點部位、區域的視頻監控點全覆蓋,全區主要街區(道路)、廣場、繁華地段、交通路口、重點部位和治安復雜地區視頻監控探頭點對點的無縫對接。
通過以上數據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從一個省到國內重點城市,未來一段時間,城市報警監控系統的建設仍然是廣大安防企業需要關注的熱點,借助城市報警監控系統的深化發展,我國安防行業將迎來又一個黃金發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