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已經來了,蘋果也在高聲的說:我會來!此前,同方、優派、明基等IT企業都已經進入過彩電市場,更有蘋果、谷歌、微軟挾OS技術、軟件技術之優勢,對彩電市場虎視眈眈。彩電業還從來沒有像今天這么混亂:甚至在競爭中,你都找不清楚自己的對手到底是誰!
聯想說,自己的ideatv和國內外資品牌同類產品價位相當——聯想似乎把三星、索尼當做了自己主要的對手。當然,作為全球PC業的大頭,國內PC業難以撼動的第一位(其電腦國內市場銷量甚至超過其后的數名之和),聯想有理由有這樣的口氣和霸氣。
而作為接招者,三星對于聯想又怎么看呢?三星音頻視頻產品經理克里斯•莫斯利(Chris Moseley)表示,三星并不擔心蘋果的電視產品,因為電視的關鍵仍是畫質,從畫質角度看蘋果電視不是什么威脅!作為占據全球彩電銷量第一寶座,同時又是智能手機第一的“IT家電”雙料冠軍,三星的評論自然權威。但是,克里斯•莫斯利也有一句“三星的電視畫質在兩年內不會被任何新老企業超越”——這似乎說明嘲笑IT企業的“畫質”底氣并不足——畢竟聯想的電腦也需要顯示器,也需要畫質:聯想也有自己的畫質技術,聯想需要做的只不過是將其電腦上優秀的顯示性能技術在彩電的大個屏幕上再次證明。雖然這種證明需要時間,但是三星考慮“兩年”可能會成為現實。
“智能電視產業和PC產業已經非常非常像了,選擇這個時候切入,因為我們看到這個產業的發展和PC走得非常近了。” 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中國區總裁陳旭東如此評價聯想的智能電視策略。的確,從液晶屏幕的采購、顯示器的制造、智能芯片的采購、主機板的制造、再到OS系統和應用app、以及日趨對成本的重視和利潤的不斷消薄,智能電視已經與PC、平板電腦、智能手機沒有太大的差異。
如果沒有了“畫質”這個壁壘,彩電市場誰,或者什么能夠阻止聯想和蘋果的進攻呢?
聯想、蘋果、谷歌,這些響亮亮的品牌和技術企業背后,還有另一個值得深思的“秘密”:那就是早已薄如刀鋒的PC行業的利潤,讓IT企業更懂得“成本戰爭”,這個家電、彩電產業的品牌的看家法寶。
2011年,日系彩電企業代工產品比例已經達到半數左右。研究認為這一比例未來將可能上升到75%到85%。隨著平板顯示和智能計算技術的“大眾化”,任何依靠“性能”優勢維持的高端產品都將不得不拌上“代工”這個“低成本快車”——這不僅是日系彩電巨頭的無奈,也是整個彩電業的無奈。因為,彩電產品,特別是平板時代,其面板制造的規模特性,已經使得彩電產業充分的IT化。而IT的特征就是低成本制造和大規模普及——薄如刀鋒的利潤。
因此,如果想以價格戰來贏得對IT企業的戰爭,彩電企業并沒有勝算。不過,作為家電業新手的聯想們,也不是沒有弱點:這個弱點就是渠道和消費者認知壁壘。
彩電企業的普及程度目前還是要超過傳統PC產品很多的。這也就決定了彩電企業在銷售和售后渠道上,對新入門的IT企業具有優勢。即便IT企業愿意動用其PC渠道資源、并進入家電連鎖賣場,他們的渠道實力,至少在農村市場的普及能力還是會非常有限。
同時,消費者認知也是一個重要的壁壘。聯想和蘋果再有名也不是家電企業,他們在一定情況下會被天然的認定為“彩電市場的外行”,而不管你產品到底怎么樣。消費者的消費慣性會使得多數消費者傾向于傳統彩電品牌。
而,如果聯想希望在以上兩個方面彌補自己的不足,那么則需要“一定”的時間。也就是戰略性新領域的“投入期”。投影時代認為,這段時間就是留給傳統彩電企業的最好的機會:一個蘿卜一個坑,如果彩電企業能夠領先占有了智能彩電市場,那么留給聯想們的時間和空間就都會變得少之又少——千萬別忘了那句話:隔行如隔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