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電視終究是要來的。和以往任何一款蘋果新品的出現一樣,人們都在擔心那個網傳的蘋果殺人事件再次出現:
蘋果推出iPhone智能型手機讓原手機龍頭諾基亞跟2007年高峰相比,市值暴跌85%;蘋果力推平板計算機,全球PC龍頭惠普宣布計劃出售PC事業(終未如愿),并放棄原有的webOS平板計算機和智能型手機業務;蘋果軟件商店、內容商店,讓1897年成立的百代唱片決定不再對獨立唱片通路發行實體CD;受蘋果、亞馬遜(Amazon)等推動電子閱讀影響,美國第2大書店Borders宣布破產;受蘋果為代表的網路電影影響索尼藍光光盤產業陷入前景危機……
雖然這些所謂的網友編輯出的蘋果殺人事件并不完全準確,其產生的原因也不完全在于蘋果。但是由此也不難看出蘋果巨大的行業影響力,以及蘋果“創新”對多個產業產生的巨大影響。
但是,殺人也許是一個不能避免的結果,但是卻部是蘋果的初衷:蘋果進入彩電行業,以及其他行業不過是一個市場經濟條件下、一個創新科技公司的自然選擇。蘋果的本質是不斷創新,而不是毀滅:如果在創新的過程中(不管這些創新來自于哪里),發生了毀滅,核心的原因因為在于那些被毀滅者沒有更上創新的步伐。
面對蘋果智能電視的出現,機遇與挑戰必然并存:反應快、實力強、能把握市場趨勢的,自然會成為歷史機遇帶來的“創新”紅利的分享者,反之則會被歷史車輪無情碾碎。
居安而思危!蘋果不是殺手、不是終結者,蘋果彩電不是毀滅,并不代表其他彩電企業還可以按照原來的老套路“安穩”的過日子。蘋果是來分彩電市場的利潤的,是一只來吃肉的狼,而不是被人戲耍的馬戲團的猴子。因此,避免被蘋果的鋒利獠牙誤傷,也是國內彩電市場的從業者和企業家們必須關注的方面。任何的“掉以輕心”,或者輕信“蘋果彩電沖擊力不足、對國內市場品牌影響不大”的言論,都等于將自己“置于危險”的邊緣。